《皖江舟中》

时间: 2025-01-01 17:58:51

廓落湘中客,羁迟皖水偏。

江鸣孤棹雨,云乱远村烟。

壮志惭浮梗,名场笑聚膻。

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皖江舟中
作者: 陶士契 〔清代〕

廓落湘中客,羁迟皖水偏。
江鸣孤棹雨,云乱远村烟。
壮志惭浮梗,名场笑聚膻。
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旅客在皖江上孤舟漂泊的感受,他感到孤独和迷茫。诗中提到他来自湘中,因羁留在皖水之畔,听着江水的鸣响和细雨的拍打,眼前是混乱的云雾和远处村庄的烟雾。他感到壮志未酬,面对名利的场合感到羞愧,回首半生的经历,却感到无从把握,内心充满迷惘。


注释:

  • 廓落:形容空旷而寂寥的样子。
  • 羁迟:羁留、停留的意思。
  • 江鸣:江水发出的声音,象征孤独。
  • 浮梗:漂浮的漂流物,暗指不安定的生活。
  • 名场:名利场,竞争激烈的社会。
  • 聚膻:形容众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琐事,带有讽刺意味。
  • 茫然:迷茫、不明确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典故引用,但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普遍心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陶士契,字子纶,号渔舟,清代诗人,工诗善文,常以生活中的感悟和社会的观察为题材,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困惑之际,诗人通过对江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皖江舟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怀诗,诗人通过描绘江水、孤舟和雨雾,传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奈。开头“廓落湘中客”,立即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的氛围,湘中客的身份让人感受到他与故乡的距离和思念。接着“羁迟皖水偏”,则表达了他在皖江的羁留之情,似乎在暗示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江鸣孤棹雨”,描绘了江面细雨的孤独景象,与他内心的孤独相呼应。

“壮志惭浮梗”一句,用“浮梗”比喻人生的漂泊与无根,使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惭愧。最后两句“半生行止事,回首意茫然”,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回首半生,诗人对人生的无常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感同身受,令人感同身受,深思不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廓落湘中客:描绘出诗人身处的情境——一个孤独的旅人。
  2. 羁迟皖水偏:表达了诗人被困于皖江之畔,无法继续前行的感受。
  3. 江鸣孤棹雨:江水的声音和细雨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4. 云乱远村烟:远处村庄的烟雾在云层中弥漫,给人一种朦胧和迷茫的感觉。
  5. 壮志惭浮梗:诗人感到自己虽有壮志,但却如浮萍般无处寄托。
  6. 名场笑聚膻:讽刺世俗名利的虚假与令人厌恶的聚会。
  7. 半生行止事:反思自己半生的经历与选择。
  8. 回首意茫然:最终对过去感到迷茫与不知所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梗,形象地表现出漂泊无依的状态。
  • 拟人:江水“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质疑,揭示了清代士人在动荡时代下的内心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和人生的无常。
  • 孤舟:代表孤独与漂泊,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 细雨:象征着忧伤与思考。
  • 远村烟: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羁迟”的意思是: A. 逗留
    B. 迅速
    C. 离开
    D. 快乐

  2. “壮志惭浮梗”中“浮梗”比喻的是: A. 成功
    B. 理想
    C. 漂泊的生活
    D. 归宿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人生的迷茫与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作者:李清照)
    同样描绘了水乡的生活与思绪。

诗词对比

  • 《登高》(作者:王勃)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探讨,但《登高》更加强调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陶士契诗文集》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皖江舟中》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