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斋》

时间: 2025-01-17 08:47:31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中喜爱钓鱼,常常在江湖之间自由自在地游荡。
我孤独地寄身于小艇上,不担心波涛像山一样汹涌。
听闻你居住在城郭之间,身边环绕着许多书籍。
有个书斋也叫“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去追随你。
我只钓古人的鱼,不钓今人的,所获得的都是孔子与颜回的智慧。
否则如同你的祖先,跨鹤而出,超然于云端之上。

注释

  • 兀兀:形容孤独的样子,表示孤立无援的状态。
  • 幽艇:小舟,指诗人所寄身的小船或小艇。
  • 钓古不钓今:指诗人追求古人的智慧和思想,而不关注当今的事物。
  • 孔与颜:指孔子和颜回,代表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跨鹤:比喻超脱于世俗,达到高远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词人,生于江苏扬州,其词风清丽婉约,深得当时文人喜爱,尤以“双调夜行船”等词作闻名。

创作背景

《艇斋》创作于秦观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渔钓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表现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推崇。

诗歌鉴赏

《艇斋》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渔钓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平生乐渔钓”自述,表达了自己对江湖生活的热爱。在这段文字中,诗人通过“放浪江湖间”展现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他在江湖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小艇上的孤独生活,虽然“兀兀寄幽艇”,但并不忧虑“浪如山”的艰难。这种洒脱的态度正是诗人对生活的豁达理解,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与对人生的淡泊。之后,诗人提到朋友居住在城郭,身边常有书籍环绕,显示了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而“有斋亦名艇”的句子则暗示了他对友人的向往。

最后两句“钓古不钓今”更是表明了他对古人智慧的追求,认为当今的繁华与流行都不如古代的精神追求,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人生态度的深思。整首诗在清新淡雅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和对友谊的渴望,展现了浓厚的文学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
    诗人自述一生中热爱钓鱼,常常在江湖间闲游,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
    诗人孤独地寄居在小艇上,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湖,内心却无所畏惧,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3. 闻君城郭居,左右群书环。
    听说朋友居住在城市,身边有许多书籍,这里展示了对知识的尊重与向往。

  4. 有斋亦名艇,何时许追攀。
    提到有个书斋也叫“艇”,表达了对朋友的向往与渴望,想要追随其后。

  5. 钓古不钓今,所得孔与颜。
    诗人表示只追求古人的智慧,而不关注当今的事物,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6. 不然如尔祖,跨鹤出云寰。
    诗人以“跨鹤”比喻理想境界,表明如果不追求古人智慧,人生将失去方向与目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跨鹤出云寰”,用鹤比喻高远的理想与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兀兀寄幽艇”与“浪如山”。
  • 排比:通过对古今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推崇。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诗人通过对渔钓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人智慧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钓: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幽艇:代表诗人孤独的心境与隐逸的生活方式。
  • 书籍:象征知识与智慧,体现出对文化的重视。
  • 孔与颜:象征古代文化的精髓,代表着诗人理想中的智慧与道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人生应该追求( )。
    A. 现代的繁华
    B. 古代的智慧
    C. 物质的享受

  2. “兀兀寄幽艇”中“兀兀”表示( )。
    A. 热闹
    B. 孤独
    C. 自在

  3. 诗中提到的“孔与颜”是指( )。
    A. 现代人物
    B. 古代哲人
    C. 自然景观

答案:1. B;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秦观的《艇斋》和王维的《山居秋暘》,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生活,但秦观更注重人际关系与文化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秦观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