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时间: 2025-01-17 09:3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魏了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地包含万物的广阔,像一个巨大的网,包罗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人在宇宙之间,面临着利益与危害的权衡。宇宙间的气息贯穿四季,五种风和十场雨共同作用。神龙被人所驯养,然而在这过程中却不被尊重。河流有着背负图案,庭院中却没有涓涓流水的女子。义理不够明晰,人情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疑虑和沮丧。身处职分中,往往会违背自己的初衷。同室同居的人相互争斗,自己却被隔离在外。帝王对龙的驯养意图,最终会被抛弃,无法再得其所。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非没有灵性,但他们却无处可去。生与息互相交替,无论古今变化如初。古人懂得天意,万物都应在我掌控之中。虫子无法理解龙的伟大,就像士人对待普通人一样。如今为什么没有人,甚至能够见证内心的真实呢?声音和谐像凤凰来仪,内心平静如同驾车的缰绳,更何况在众人之中,治乱之间都只是一句话。想要进入却被关在门外,谁能随意出入呢?如今的事情缺乏人心,作诗寄托在农田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纳纳:包罗、容纳的意思。
- 囊罟:鱼网,借指捕捞的工具。
- 扰御:相互干扰、对抗。
- 漦流女:指灵动的女子,象征着活泼的生命。
- 阙人心:缺乏人心,表达对人心涣散的感慨。
典故解析:
- 四灵: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象征四方和四季的灵物,在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 “古人体天意”:古人懂得自然法则,顺应天意而行,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50-1320),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官职,对诗词的创作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诗风多以议论、抒情为主,常常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社会现象进行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是魏了翁为好友袁侍郎所作,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伦理的关切。诗中通过龙的象征,反映了对权力、义理与人心的种种困惑与质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与自然、他人之间的关系。诗中提到的神龙,象征着力量与尊严,却又被驯养和忽视,体现了对权力的反思与对人性本质的揭示。
整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半部分则逐渐引入对人心和社会的思考。特别是“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一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
在形式上,魏了翁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使得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引人深思,也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乾坤包万有:天地包罗万象,广阔无边。
- 人位乎两间:人处于利益与害处之间。
- 一气贯四时:宇宙的气息贯穿四季,体现自然的循环。
- 五风偕十雨:自然界的多样性与和谐。
- 神龙以为畜:神龙被人所驯养,但却遭到轻视。
- 河有背负图:河流形态各异,暗示着自然的多样性。
- 庭无漦流女:庭院中缺乏灵动的女子,象征着生命的枯竭。
- 义理之不明:义理不明,导致人们内心的疑惑。
- 范围吾职分:身处角色中,常常违背初衷。
- 同室操戈鋋:同居的人相互争斗,反映社会的纷争。
- 帝王豢龙意:帝王对龙的驯养意图,最终被抛弃。
- 四灵非不灵:四灵虽有灵性,但却无处可去。
- 生息之相吹:生与息的交替,反映生命的轮回。
- 古人体天意:古人能理解天意,表明对自然的敬畏。
- 虫莫知於龙:小虫子无法理解龙的伟大,暗示着阶层的差异。
- 今何故无人:为何如今人心涣散,缺乏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神龙来比喻权力与人的关系。
- 对仗:如“同室操戈”与“生息之相吹”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强化了诗的逻辑性与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魏了翁对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揭示了在权力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心涣散、社会动荡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象征权力与尊严,代表了古代文化中的一种信仰与崇拜。
- 河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承载着历史与文化。
- 庭院:象征着家庭与社会,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灵”分别是哪些? a)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b) 凤凰、龙、虎、蛇
c) 风、雨、雷、电 -
诗中“同室操戈”是什么意思? a) 同居的人相互争斗
b) 家庭和睦
c) 兄弟相互扶持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a) 轻视自然
b) 敬畏自然
c) 无所谓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阁学袁侍郎》更侧重于对社会人心的思考,而《春江花月夜》则更强调自然的美与人情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魏了翁诗集》
- 相关研究论文及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