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和靖先生虎丘祠堂》
时间: 2025-01-19 21:32: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如车去只轮,跬步不可之。
夫子受师说,惟敬实所持。升堂逮易箦,参倚日在斯。
遗言落人间,取论极研几。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
大学著明法,格物乃阶梯。放心苟不收,上穴下射格将安为。
古人贵为己,末习多外驰。岂无实践者,兹焉当孰归。
晚生拜遗像,敷衽跪陈词。愿言予服膺,没齿终不渝。
白话文翻译:
修身养性应当以敬为主,求知进学则在于致知。
就像车子要行驶必须有轮子,哪怕是小步也不能停滞不前。
孔子所教导的,只有以敬为根本。走上讲台,坐下便能倾听,
在这里,阳光正好洒在我的身上。
先贤的遗言流传于世,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心中应当收敛,丝毫的放纵都不可容忍。
《大学》明确了求知的方法,格物则是通往知识的阶梯。
如果心思不能专注,那么如何能准确地掌握知识呢?
古人重视自我修炼,而后习惯却多偏向外界。
难道没有实践者吗?那么今后该向谁归依?
我晚辈拜见先贤的遗像,恭敬地跪下陈述我的愿望。
希望我能铭记于心,直到老去也不改变。
注释:
- 涵养:修身养性,指内心的修为。
- 致知:求知,获取知识的过程。
- 夫子:指孔子。
- 遗言:古人留下的教诲或遗志。
- 格物:《大学》中提到的求知方法。
- 心要收敛:内心要专注、集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道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注重修身养性和学术研究。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道传向虎丘祠堂的拜访之际,表达了对古人教诲的敬仰和对自身修养的反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儒学复兴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教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修身和求知的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涵养当用敬,进学在致知”,强调了敬重和求知的关系,显示出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诗人以“如车去只轮”来比喻学习与修身的必经之路,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整首诗结构严谨,通过对比与比喻,层层递进,从个人的内心修养到对古人智慧的崇敬,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心要收敛,中不容毫厘”一句,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严格要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自我约束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愿言予服膺,没齿终不渝”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先贤教诲的深刻渴望与承诺,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使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涵养当用敬:修身养性需以敬重为主。
- 进学在致知:学习的关键在于追求知识。
- 如车去只轮:比喻学习必须持续,不能停滞不前。
- 夫子受师说:孔子所传授的道理,重视敬重。
- 遗言落人间:古人留下的教诲应被传承。
- 心要收敛:内心要专注,不能有丝毫放纵。
- 大学著明法: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车去只轮”形象地描绘了学习的必要性。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修身和求知的重要性,提倡对古人智慧的尊重,倡导内心的专注与自我修养。
意象分析:
- 敬:象征尊重与修身的基础。
- 车:比喻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不断前进的意义。
- 遗像:象征对先贤智慧的缅怀与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进学在致知”,意为: A. 学习只需记忆
B. 学习在于探索知识
C. 学习不需要实践 -
诗人对古人教诲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敬重与传承
C. 只关注个人利益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学》:阐述儒家学习方法的重要经典。
- 《论语》:孔子言教的总集,包含对修身的重视。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道传的诗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李道传更注重内心修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论语解读》
- 《大学与中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