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过灵洲》

时间: 2025-01-19 15:47:24

却缘野阔觉天低,政值潮平苦槳迟。

洲觜两船归别港,岸头数屋出疏篱。

江山惨淡真如画,烟雨空蒙自一奇。

病酒春眠不知晓,开门拾得一篇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却缘野阔觉天低,政值潮平苦槳迟。
洲觜两船归别港,岸头数屋出疏篱。
江山惨淡真如画,烟雨空蒙自一奇。
病酒春眠不知晓,开门拾得一篇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辽阔的野外感到天似乎低得让人窒息,因为正值潮水平稳,划船的桨却显得格外缓慢。两艘船在洲头归来,驶向了各自的港口,岸边稀疏的篱笆后面隐约可见几间房屋。眼前的江山景色惨淡,宛如一幅画,而烟雨朦胧的景象更是别有一番情趣。由于喝了酒,我在春天的睡眠中沉迷不知,结果打开门时,恰巧捡到一首诗。

注释:

  • 却缘:正因为、由于。
  • 野阔:指野外的广阔开阔。
  • 政值:正值,恰好遇到。
  • 潮平:潮水平稳。
  • 苦槳迟:划桨很慢,感到无奈。
  • 洲觜:洲头,指河流中小洲的尖端。
  • 归别港:归到各自的港口,别离的港口。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江山惨淡:指江山的景色凄凉。
  • 烟雨空蒙:形容雨雾弥漫,朦胧的景象。
  • 病酒春眠:喝酒后春天懒散地沉睡。
  • 拾得:捡到、发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生于江西省。他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其作品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之描写,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船过灵洲》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诗人常常游历于江河湖泊之间,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个人的惆怅。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也表现了不同于繁华都市的田园生活。

诗歌鉴赏:

《船过灵洲》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诗作,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情眷恋。首先,诗中的“野阔觉天低”一语,便勾勒出了一幅开阔而又略显压抑的自然画面,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奈感。在潮平时划船的缓慢,也暗示了生活节奏的缓慢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而后两船归别港的描写,极富画面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重逢,似乎在喻示着人生的无常。岸头的稀疏屋舍,更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恬淡,仿佛在诉说着乡村生活的简单与安逸。

最后,诗人因“病酒春眠”而感到迷醉,开门时竟然捡到一篇诗,这不仅是对创作灵感的幽默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在烟雨朦胧的环境中,诗人似乎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美,令人在阅读时不禁沉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却缘野阔觉天低:因野外广阔,仿佛感觉天空就低得让人窒息。
  • 政值潮平苦槳迟:正值潮水平稳,划船的桨却显得缓慢而苦恼。
  • 洲觜两船归别港:两艘船在小洲的尖头归向各自的港口。
  • 岸头数屋出疏篱:岸边几间房屋透过稀疏的篱笆隐约可见。
  • 江山惨淡真如画:江山的景色凄凉,宛如一幅画作。
  • 烟雨空蒙自一奇:烟雨弥漫的空中,竟自成一番奇特的景象。
  • 病酒春眠不知晓:因喝酒而沉睡在春日的安逸中,浑然不觉。
  • 开门拾得一篇诗:打开门的时候,意外捡到一首诗,似乎是灵感的偶然降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山惨淡”比作画,描绘出凄美的景色。
  • 拟人:将“病酒春眠”赋予人性,表现出诗人的懒散状态。
  • 对仗:如“洲觜两船”和“岸头数屋”,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同时,诗尾的意外发现也反映了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充满了哲思和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宁静,代表一种田园生活。
  • :象征离别与归属,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烟雨:象征朦胧的美,带来一种超然的感受。
  • :象征放松与享受,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却缘野阔觉天低”是什么意思?

    • A. 因为野外辽阔,感觉天空很低
    • B. 感觉天气很好
    • C. 野外很空旷
  2. “病酒春眠”中的“病酒”指的是什么?

    • A. 身体生病
    • B. 喝酒后醉了
    • C. 酒的味道
  3. 诗中的“江山惨淡真如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景的赞美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为豪放。
  • 《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忧国忧民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