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

时间: 2025-01-06 04:42:38

晴妍入遐瞻,佳处要林樾。

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

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

坡陀度崇冈,窈窕必真阙。

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

伤列起孤愤,感物动深悦。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

云冠俨臧获,霓骑想飞越。

灵踪尚储休,爽气亦时发。

散花步危坛,引蔓探幽穴。

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铁。

却思棠棣篇,已换桃李节。

雁书当解封,鹿驾定因辙。

兹游约重寻,晚笋政堪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
——李弥逊

晴妍入遐瞻,佳处要林樾。
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
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
坡陀度崇冈,窈窕必真阙。
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
伤列起孤愤,感物动深悦。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
云冠俨臧获,霓骑想飞越。
灵踪尚储休,爽气亦时发。
散花步危坛,引蔓探幽穴。
胎田倘可丹,石髓未成铁。
却思棠棣篇,已换桃李节。
雁书当解封,鹿驾定因辙。
兹游约重寻,晚笋政堪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春日,诗人与朋友在山中游玩,欣赏美景。远处的山峰和浮云交替变化,仿佛与尘世隔绝。乘车经过清幽的林荫道,脚下的苔藓被轻轻踏破。沿着高坡走去,隐约看到仙境的真谛。烧烬后的遗址让人感叹,纸上写下的石碑似乎在诉说古事。红花白花装点着山野,鸟儿在鸣叫。诗人心中感慨万千,感受到自然的深邃与喜悦。享受丰盛的美食,感叹泉水的清澈。云彩如冠,骑着霓裳轻盈飞舞,神仙的踪迹似乎就在眼前。山中清新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步伐轻盈,探寻幽深的洞穴。思考着自然的奥妙,石髓尚未化为铁器。回忆起往昔的诗篇,仿佛已经换了桃李的季节。雁信可以传达,鹿车定能找到路线。这次游玩,约定再来,晚笋正是采摘的时节。

注释

  1. 晴妍:晴朗而美好的景色。
  2. 遐瞻:远望,遥远的视野。
  3. 林樾:林间的阴影,指树林中生长的树木。
  4. 归云:飘动的云彩。
  5. 舆肩:车子肩负,指乘车。
  6. 屐齿:木屐的底部,踏过苔藓。
  7. 坡陀:指高坡。
  8. 窈窕:形容美妙的样子。
  9. 颓基:废墟,遗址的残垣。
  10. 红白抹花脸:形容山野花朵的色彩。
  11. 灵踪:神仙的踪迹。
  12. 胎田:比喻大地。
  13. 棠棣:棠梨,古时诗歌中常用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游玩之际,诗人与友人游览问政山,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自然的魅力,借此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是一首描绘春日游玩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览山水之间的欢愉与思索。整首诗的结构松散自然,意象灵动,给人一种恍若游弋于山水之间的清新感。

诗的开篇以“晴妍入遐瞻”展现了一个晴朗的春日,接着描绘了遥远的山景与浮云,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深入自然,描绘了山林之间的细节,如“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表现出对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诗中对于色彩的描绘,如“红白抹花脸”,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从情感上看,诗人不仅在欣赏自然之美,更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愤懑,“伤列起孤愤,感物动深悦”。这样的情感波动使得诗作在轻快的表面下透出一丝深邃的思考。

整首诗的最后部分,以“兹游约重寻”总结,表达了对未来再游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诗人在自然中汲取灵感,感受到深邃的自然哲理,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妍入遐瞻:晴朗的天气让人心旷神怡,目光可以远眺。
  2. 佳处要林樾:美好的地方在树林的阴影下,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3. 归云纷卷舒:天空中的浮云时而聚集,时而散开,动感十足。
  4. 列岫互明灭:远处的山峰时明时暗,变化多端,给人一种神秘感。
  5. 偶从青都行:偶然间从青色的山中行走。
  6. 遂与凡境绝:逐渐与世俗的烦扰隔绝。
  7. 舆肩俯清阴:坐车俯视下方的清幽阴影。
  8. 屐齿破苔滑:木屐在苔藓上滑动,留下印迹。
  9. 坡陀度崇冈:攀登高坡,达到更高的山岗。
  10. 窈窕必真阙:隐约看到真实的仙境。
  11. 烬馀见颓基:遗址的残骸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12. 纸上得遗碣:在纸上看到古老的碑文。
  13. 红白抹花脸:花朵的颜色如同妆点在山间。
  14. 嘲哳掉禽舌:鸟儿在鸣叫,似乎在调侃。
  15. 伤列起孤愤:内心的孤独与愤慨开始涌现。
  16. 感物动深悦:与自然的感应让心中产生深刻的愉悦。
  17. 稍罗肴核丰:慢慢地享用丰盛的食物。
  18. 共吊泉石咽:共同感叹泉水与岩石的喧鸣。
  19. 云冠俨臧获:云彩如同王冠,高高在上。
  20. 霓骑想飞越:想象骑着霓裳飞越山川。
  21. 灵踪尚储休:神仙的踪迹仍然留存。
  22. 爽气亦时发:清爽的气息不时涌来。
  23. 散花步危坛:在花瓣飘落的坛子上漫步。
  24. 引蔓探幽穴:探寻幽深的洞穴。
  25. 胎田倘可丹:大地是否能化为红色。
  26. 石髓未成铁:石髓尚未转化为铁器。
  27. 却思棠棣篇:却想起那首关于棠梨的诗。
  28. 已换桃李节:桃李的季节已经来临。
  29. 雁书当解封:雁信可以传递,消息可以解开。
  30. 鹿驾定因辙:鹿车可以根据旧路找到方向。
  31. 兹游约重寻:这次游玩希望再次重来。
  32. 晚笋政堪撷:晚上的竹笋正好可以采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冠俨臧获”,将云彩比作王冠,形象生动。
  • 拟人:如“嘲哳掉禽舌”,赋予鸟儿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形成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描绘春日游玩中的美好体验,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愉悦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晴空:象征着美好、希望与开阔的心境。
  2. 山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3. 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多姿多彩。
  4. 云彩:象征着变化与自由。
  5. 鸟鸣: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山的高大
    • B. 春日的美丽
    • C. 雨后的清新
  2. “舆肩俯清阴”中的“清阴”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绿荫的树影
    • C. 明亮的阳光
  3. 诗歌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伤感与愤怒
    • B. 喜悦与期待
    • C. 忧虑与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春日同伯氏游问政山门意似表弟旧题用其韵先》和王维的《山中问答》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李弥逊的诗更侧重于春日游玩的情景,而王维则更关注于山中生活的宁静。两者在意象上都采用了自然元素,但情感的侧重点不同,李弥逊更显欢快,王维则更显沉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

相关诗句

晴妍入遐瞻,佳处要林樾。下一句是什么

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上一句是什么

归云纷卷舒,列岫互明灭。下一句是什么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上一句是什么

偶从青都行,遂与凡境绝。下一句是什么

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上一句是什么

舆肩俯清阴,屐齿破苔滑。下一句是什么

坡陀度崇冈,窈窕必真阙。上一句是什么

坡陀度崇冈,窈窕必真阙。下一句是什么

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上一句是什么

烬馀见颓基,纸上得遗碣。下一句是什么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上一句是什么

红白抹花脸,嘲哳掉禽舌。下一句是什么

伤列起孤愤,感物动深悦。上一句是什么

伤列起孤愤,感物动深悦。下一句是什么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上一句是什么

稍罗肴核丰,共吊泉石咽。下一句是什么

云冠俨臧获,霓骑想飞越。上一句是什么

晴妍入遐瞻,下一句是什么

佳处要林樾。上一句是什么

佳处要林樾。下一句是什么

归云纷卷舒,上一句是什么

归云纷卷舒,下一句是什么

列岫互明灭。上一句是什么

列岫互明灭。下一句是什么

偶从青都行,上一句是什么

偶从青都行,下一句是什么

遂与凡境绝。上一句是什么

遂与凡境绝。下一句是什么

舆肩俯清阴,上一句是什么

舆肩俯清阴,下一句是什么

屐齿破苔滑。上一句是什么

屐齿破苔滑。下一句是什么

坡陀度崇冈,上一句是什么

坡陀度崇冈,下一句是什么

窈窕必真阙。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