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
时间: 2025-01-06 05:01: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丈人手笔与仟通,点化虚无若转蓬。
妙寄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
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老前辈的书法气韵与千家万户的书法相通,像是将虚无之境化为旋转的蓬草。妙趣的诗句寄托在千山万壑之外,却又能包罗万象在一檐之下。细致的篆书如同清澈的水流,落日的余晖下,栏杆旁数着飞去的大雁。更是在这小小的槽子里压着古老的锦绣,共同在高处等待春风的到来。
注释:
- 丈人:指年长者或师长,形容人德高望重。
- 仟通:指千家万户,表示广泛的联系。
- 点化:指启发或领悟。
- 虚无:指空无或无形的事物。
- 转蓬:比喻无固定方向的人或事物,形容漂泊不定。
- 妙寄:巧妙地寄托。
- 七言:指七言诗,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万象:指各种现象或事物。
- 深堂细篆:指书法作品的细致美。
- 危栏:指高高的栏杆。
- 去鸿:指飞去的大雁。
- 小槽:指一种容器,这里比喻可以容纳古老事物的地方。
- 古锦:古代的绣品,象征历史的厚重。
- 春风:象征希望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作品多为抒情和咏物,风格清新,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季申的聚会之时,受到季申的书法和诗歌的启发,表达了对艺术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性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书法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以“丈人手笔与仟通”引出,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深邃与广泛影响,恰如千家万户的文化交融。接下来的“点化虚无若转蓬”,则是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描绘,显示了艺术家如何在看似空无的境地中寻找灵感,转化为生动的作品。
诗中“妙寄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艺术的思考,展现了诗歌的包容性和丰富性。此句描绘了诗歌如同大自然的汇聚,虽来源于千山万壑,却能够在一处小小的屋檐下融汇。
在意象上,“深堂细篆观澄水”,透过细致的书法与清澈的水面,暗示了诗人在艺术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落日危栏数去鸿”则意在表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大雁的飞去,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最后,“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则是对未来的期待,暗示着艺术的传承与生生不息。这种意象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期待与哲思,展示了李弥逊在艺术与自然之间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丈人手笔与仟通:诗人称赞老前辈的书法,表明其与众多书法家的风格相通,表达对前辈的敬仰。
- 点化虚无若转蓬:艺术创作如同在虚无中寻找到灵感,表现了创作的偶然性与流动性。
- 妙寄七言千嶂外:诗句的美妙寄托在遥远的山峦之外,显示出诗歌的广阔视野。
- 全收万象一檐中:诗歌能包罗万象,尽在一处,展现其综合性。
- 深堂细篆观澄水:细腻的书法如同清澈的水,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 落日危栏数去鸿: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时间的流逝及对生命的思考。
- 更压小槽囊古锦:象征着艺术的积累与珍藏。
- 共临高处待春风:表达对未来的期待,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点化虚无若转蓬”,将创作比作蓬草的飘动,形象生动。
- 对仗:如“妙寄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清水、落日、大雁等自然意象交织,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反映了艺术与自然、时间与生命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命的感悟,主题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丈人:象征智慧与经验。
- 虚无:代表艺术创作中的不确定性。
- 七言:象征传统文化的承载。
- 万象:代表自然与社会的多样性。
- 古锦:象征历史的积淀与传承。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每个意象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弥逊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丈人手笔与仟通”中的“丈人”指的是? A. 年轻人
B. 师长或年长者
C. 朋友
D. 书法家 -
诗中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生命的结束
C. 希望与新生
D. 暴风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弥逊的《次韵季申枢宇万象亭》在主题上均涉及对自然的感悟,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弥逊则注重艺术与自然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书法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