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

时间: 2025-01-01 12:36:49

花中近侍盛江都,艳朵低攒意态殊。

白传词工谁续得,刘郎谱在可修无。

翻阶媚雨娇红软,压砌迎风醉粉腴。

二十四桥春事老,而今难觅玉盘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诗词名称: 芍药花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花中近侍盛江都,
艳朵低攒意态殊。
白传词工谁续得,
刘郎谱在可修无。
翻阶媚雨娇红软,
压砌迎风醉粉腴。
二十四桥春事老,
而今难觅玉盘盂。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中近侍的盛典上,
艳丽的花朵低垂,姿态独特。
哪位擅长写词的人能续写这首?
刘郎的谱子还可否修补?
雨水轻拂,花瓣娇软,
在风中醉得如同粉腻。
二十四桥的春光已然衰老,
而今却难以寻找那美丽的玉盘盂。


注释

字词注释:

  • 近侍: 指近前伺候,形容花儿盛开的热闹景象。
  • 艳朵: 指美丽的花朵。
  • 白传: 指白居易所作《琵琶行》。
  • 刘郎: 指刘长卿,唐代诗人,擅长写春景与花卉。
  • 翻阶媚雨: 描述花瓣在雨中显得更加娇媚柔软。
  • 醉粉腴: 形容花色鲜艳,似乎喝醉了一般。
  • 玉盘盂: 比喻盛春美景的容器,意指珍贵的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 二十四桥: 指扬州的二十四桥,是古时的名胜,常被诗人歌颂,象征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其词风清丽、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花卉,常以春景为题材,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芍药花盛开之际,诗人受到花卉的启发,借花寄情,表达对春天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芍药花》以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往昔的追忆。诗中的芍药花是春天的代表,鲜艳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开篇描绘了江都的繁华,生动地展现了百花争艳的盛景。接着,诗人提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暗示了诗词的传承与续写的难度,表现出一种对文学创作的敬畏。

在形象的描绘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花瓣在雨中娇嫩的模样,表现了自然界的柔美与生命的娇弱。最后提到“二十四桥春事老”,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体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中近侍盛江都: 在花中近侍,形容花儿盛开的热闹场面,江都即指扬州,曾是繁华之地。
  • 艳朵低攒意态殊: 艳丽的花朵低垂,姿态各异,展现了花的多姿多彩。
  • 白传词工谁续得: 提问谁能续写白居易的名作,表达对古典文学的敬仰。
  • 刘郎谱在可修无: 追问刘长卿的春景诗是否仍能修补,体现对古代诗人的怀念。
  • 翻阶媚雨娇红软: 描绘雨水轻拂花瓣,花朵显得娇弱而美丽。
  • 压砌迎风醉粉腴: 形容花在风中摇曳,醉人的色彩似乎让人陶醉。
  • 二十四桥春事老: 暗示春天的美好已经衰老,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慨。
  • 而今难觅玉盘盂: 现在已难以寻觅那美丽的春景,令人心生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 “醉粉腴”将花的美丽比作醉酒的状态,生动形象。
  • 拟人: “媚雨”、“娇红软”赋予了花儿以人的特征,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芍药花: 代表春天,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二十四桥: 象征古老的美好记忆与时光的流逝。
  • 雨、风: 自然元素,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白传”是指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刘长卿

  2. 诗中“二十四桥”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致?
    A. 北京
    B. 扬州
    C. 杭州
    D. 西安

  3. 诗中“压砌迎风醉粉腴”中“醉”字用来形容什么?
    A. 花儿的颜色
    B. 花儿的香气
    C. 花儿的形态
    D. 花儿的状态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 描写春雨滋润大地,与《芍药花》的春天美景相呼应。
  • 《红楼梦》中的诗词: 同样表现了对花卉的细腻描写与情感寄托,展现了不同诗人对春天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文学的春天:古代诗词的魅力》

以上为《芍药花》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美丽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