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冗花焦叶袅风漪,
乱展江乡白渺瀰。
两岸水枯鸥宿处,
一天雪衮雁衔时。
羌儿削管吹边远,
淮俗编帘障屋危。
岂特絮氈堪御冻,
津头拾取作薪炊。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江边的芦花与焦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片朦胧的白色景象。两岸的水已经干枯,只有鸥鸟在此栖息,而空中大雁在飞翔,犹如一片雪白的景象。羌族的孩子在远处吹奏着管乐,淮水流域的风俗则是编制帘子,遮挡着摇摇欲坠的房屋。难道这仅仅是为了御寒而用的絮氈吗?其实在渡口捡来的柴火还可以用来做饭。
注释
- 冗花:繁茂的花,形容芦花的繁盛。
- 焦叶:枯萎的叶子,指秋冬时节的植物状态。
- 袅风漪:微风轻拂,水面泛起涟漪。
- 白渺瀰:白色的景象弥漫开来,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水枯:水位下降,岸边干涸。
- 鸥:海鸥,一种水鸟。
- 雪衮:形容大雁的羽毛洁白如雪。
- 羌儿:羌族的孩子,代表边远地区的民族。
- 淮俗:淮河流域的地方习俗。
- 絮氈:用羊毛制成的御寒物品。
- 津头:渡口,水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通,号宗道,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在官场任职,晚年退隐。其诗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董嗣杲晚年,可能反映了他对故乡江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芦花》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乡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开篇以“冗花焦叶袅风漪”描绘出秋冬时节的萧瑟,芦花与枯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苍凉的氛围。接着,诗人以“乱展江乡白渺瀰”展现了江乡的朦胧景象,水面泛起的涟漪与空中飞舞的大雁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画卷。
诗中描写的生活细节,尤其是“羌儿削管吹边远”,让人感受到边乡孩子的纯真与乐趣,而“淮俗编帘障屋危”则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困境。最后,以“岂特絮氈堪御冻,津头拾取作薪炊”总结,诗人不仅关注自然风光,更关心人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观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自然的宁静,又透出生活的辛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江乡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冗花焦叶袅风漪
描绘了芦花与枯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展现了一种自然的美感。 -
乱展江乡白渺瀰
通过“白渺瀰”形容空中大雁与水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朦胧的画面。 -
两岸水枯鸥宿处
描述两岸的水已干涸,鸥鸟在此栖息,暗示自然环境的变化。 -
一天雪衮雁衔时
大雁飞翔,羽毛洁白如雪,增添了秋冬的凄美氛围。 -
羌儿削管吹边远
体现了边远地区的孩子们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们的纯真与乐趣。 -
淮俗编帘障屋危
描述了淮河流域的习俗,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 -
岂特絮氈堪御冻
质疑仅靠御寒物品来抵御寒冷,暗示生活的艰难。 -
津头拾取作薪炊
提到在渡口捡柴火做饭,生动刻画了生活的日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衮”比喻大雁的洁白,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袅风漪”,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江乡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反映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揭示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花: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自然的美。
- 鸥鸟: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 大雁:象征着团聚与归属。
- 羌儿:代表边远民族的纯真与活力。
- 絮氈与薪炊: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冗花”指的是什么?
- A. 细小的花
- B. 繁茂的花
- C. 枯萎的花
-
诗中提到的“羌儿”指的是哪个民族的孩子?
- A. 汉族
- B. 藏族
- C. 羌族
-
诗中描绘的江乡的气候是怎样的?
- A. 温暖如春
- B. 寒冷凄凉
- C. 炎热如夏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与董嗣杲的自然描写,前者偏重于山水之美,而后者则更关注水乡生活的细节与人情。两者虽同为描写自然,但风格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王维的诗更显沉静,而董嗣杲则更具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诗词的原文、翻译、注释、背景、鉴赏、解析、意象分析、互动学习以及相关比较与延伸,全面呈现了董嗣杲的《芦花》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