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女子乃知我,明朝变姓名。可怜逃不密,犹迫诏书行。
白话文翻译:
这女子已经知道我的身份,明天就要改换名字。可怜我逃避得不够隐秘,仍然受到诏书的迫逼。
注释:
字词注释:
- 女子:指女性,这里可能暗指情人或特定的女子。
- 明朝:明天,指的是未来的某个时刻。
- 变姓名:改换名字,象征身份的改变。
- 可怜:可惜、遗憾,表示对自身境遇的感叹。
- 逃不密:逃避得不够隐秘,形容未能完美隐藏自己的身份或行踪。
- 犹迫:仍然被迫,受到强迫的意思。
- 诏书:官方的命令或文书。
典故解析: 在古代,改名换姓常常与身份的变化、逃避追捕或避祸相关,诗中提到的“明朝变姓名”可理解为为了躲避某种追捕或压力而不得不改名,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希声,号白云,晚号孤云,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风雨,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其诗风质朴而有力,常通过个人情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个人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诗人可能处于逃避政治压力或个人困境的状态,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女子对诗人身份的知晓以及诗人因身份曝光而产生的焦虑与无奈。诗的开头“女子乃知我”以女子的视角切入,展示了感情的细腻与复杂,隐隐透露出诗人与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而“明朝变姓名”则表明了诗人因环境逼迫而不得不做出改变,折射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哀。接着“可怜逃不密,犹迫诏书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迫感,诗人在逃避中感到无力与焦虑,仿佛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叹。通过对女子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个人身份的恐惧,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诗中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现实的严峻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女子乃知我:女子已经知道我的真实身份,表明一种被揭露的状态。
- 明朝变姓名:预示着诗人将要改名换姓,意味着逃避追责或改变身份。
- 可怜逃不密:感叹自己逃避得不够隐秘,显示出无奈与悲哀。
- 犹迫诏书行:即使如此,仍然受到逼迫,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压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如“逃不密”和“迫诏书行”,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反复:通过“明朝变姓名”与“犹迫诏书行”的对比,突出身份变换的紧迫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身份的危机与社会压力,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无助与焦虑,揭示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悲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子:象征情感与关系,隐含着依赖与恐惧。
- 姓名:身份的象征,暗示着自我认同与社会角色。
- 诏书:权力的象征,代表着不可抗拒的外部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女子乃知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恐惧
- C. 快乐
-
“明朝变姓名”中,变姓名的原因是什么?
- A. 结婚
- B. 逃避压力
- C. 改善生活
-
诗人对自己的逃避感到怎样的情绪?
- A. 满意
- B. 无奈
- C. 高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现了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压力的思考。
- 杜甫《春望》:反映了个人在国家动乱中的无奈与愁苦。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压迫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情。两者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人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 《诗词鉴赏与赏析》: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