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时间: 2025-01-19 13:53:59

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

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
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白话文翻译

我已不再是昔日的样子,但吟唱的清雅如往昔。
如今没有了藏酒的妻子,幸好有个爱读书的儿子。
多年辛苦修建茅屋,三秋时节菊花围绕着篱笆。
寒窗苦读的书生有了意外的机遇,太守为我刊登了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貌:指年老的样子。
  • 清吟:清雅的吟唱。
  • 藏酒妇:指藏酒的妻子,象征着旧日的生活。
  • 读书儿:指爱读书的儿子,表现出新的生活希望。
  • 连岁:多年。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
  • 菊篱:菊花围绕的篱笆,表现出自然的美。
  • 寒儒:穷困但有学问的人。
  • 奇遇:意外的机遇。
  • 太守:地方官员。

典故解析

  • 太守为刊诗:在古代,太守是地方的最高官员,能够为有才华的人提供机会,体现了士人被重视的社会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名复古,字子和,号沈庄,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戴复古晚年,正值人生的沉淀期。诗人回顾往昔,感慨生命的变化,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满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开头的“老貌非前日”中就流露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诗人自觉年华已逝,但内心依旧保持着清雅的吟唱。接下来的“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则展现了生活的变化,一方面失去了昔日的伴侣,另一方面却有了对未来的希望,体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安慰的智慧。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描绘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努力生活的场景。茅屋和菊花象征着清贫与清高的志趣,诗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的结合,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则是对自己才华的认可与赞美,展示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能够得到名誉的喜悦,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刻的哲理,通篇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貌非前日:诗人自述年岁已高,容貌与年轻时不同。
  • 清吟似旧时:尽管外表变化,内心的清雅吟唱依旧。
  • 已无藏酒妇:失去了昔日伴侣,生活中少了一份温暖。
  • 幸有读书儿:有个爱读书的儿子,给生活带来了希望和乐趣。
  • 连岁修茅屋:经历多年辛劳,修建自己的茅屋。
  • 三秋绕菊篱:在秋天时节,菊花围绕着篱笆,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寒儒有奇遇:身为寒窗苦读的书生,得到了意外的机会。
  • 太守为刊诗:地方官员对他的诗歌给予认可,象征着士人的价值被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貌”与“清吟”,“藏酒妇”与“读书儿”形成对比,展示生活变化。
  • 意象:菊花象征着高洁,茅屋则体现了简朴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
  • 比喻:以“寒儒”比喻自己的处境,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内心却保持着清雅与希望,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貌: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清吟: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对美的追求。
  • 茅屋:象征着简朴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菊篱:象征自然之美,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寒儒:代表寒苦的书生,象征努力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怀念过去
    B. 绝望
    C. 消极

  2. “太守为刊诗”中的“太守”指的是: A. 皇帝
    B. 地方官员
    C. 学者

  3. 诗中提到的“藏酒妇”象征什么? A. 失去的美好
    B. 富贵生活
    C. 忘却的爱情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戴复古更多地体现出对家庭的关怀与对后代的希望,而陶渊明则强调个人的隐逸生活与对世俗的超脱。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