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时间: 2025-01-04 13:08:31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物无心敢忘渠。

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

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

(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而莘老书至不工。

)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苏轼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物无心敢忘渠。
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
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
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而莘老书至不工。
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白话文翻译

炉火与锤子共同锻造出独特的形状,创造万物的造物者岂能忘却你。我本性情粗犷,正如你所言,你也处于困境,更何况他人呢?龚黄在一旁难以谈论政事,罗赵在前也只是晕眩于书本。莘老在政事与书籍中被称道,而他书法却是不堪一提。唯有这阳关一杯酒,恳请你重唱离别的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炉锤:指的是锻造工具,象征创造。
  • 赋形:指创造形状或形式。
  • 沦落:指处于艰难困境。
  • 龚黄罗赵:指代当时的名士或政治人物。
  • 莘老:指孙莘老,可能是苏轼的朋友。
  • 阳关:指阳关道,象征离别。

典故解析:

  • 阳关一杯酒:阳关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常作为离别之地。古人常以酒送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与孙莘老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与离别的惆怅。诗中通过对话与反思,展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及个人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炉锤与造物的描写,引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篇以炉锤为喻,映射出创造的艰辛与独特,暗示了作者对于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期望。接着,苏轼表达了对朋友孙莘老的关心,认为他与自己一样,正处于困境之中,感慨人生的无常与艰难。

在政治与书籍的对比中,诗人提及社会名士的局限,反映了对政事的无奈与对学问的追求。最后以“阳关一杯酒”作结,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是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态度。这种情感交织,既有对时局的无奈,又有对友人的深情,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炉锤一手赋形殊:炉火与锤子共同造形,象征创造的过程。
  2. 造物无心敢忘渠:造物者不可能忘记你,暗示对友人的重视。
  3. 我本疏顽固当尔:我本性情粗犷,承认自己的缺陷。
  4. 子犹沦落况其余:你也在困境之中,更何况他人。
  5. 龚黄侧畔难言政:身边的人难以谈论政治,暗示时局的复杂。
  6. 罗赵前头且眩书:前方的名士也沉迷于书本,表现出对现实的逃避。
  7. 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莘老在政事与书籍上被称赞,表现出他人的期待。
  8. 而莘老书至不工:但莘老的书法却不尽如人意,反映出对人才的质疑。
  9. 惟有阳关一杯酒:离别时只有酒可以慰藉。
  10. 殷勤重唱赠离居:希望能再次唱起离别的歌,表达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炉锤与造物比喻创造与努力。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反讽:对莘老的书法进行反讽,表现出对世人的复杂感情。

主题思想: 全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炉锤:象征创造与努力。
  • 阳关:象征离别与希望。
  • :象征友谊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莘老”是指谁?

    • A. 苏轼
    • B. 孙莘老
    • C. 龚黄
    • D. 罗赵
  2. 诗中提到的“阳关”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离别
    • C. 友情
    • D. 学问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送别》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次韵孙莘老见赠》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现了离别的主题,但在情感表达上,苏轼更为细腻,李白则显得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