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四》

时间: 2025-01-19 17:51:20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白话文翻译:

急促的雷声震破了房屋,滔滔的雨水冲翻了河流,经过一阵狂风暴雨,清新的空气似乎没有觉察到它的多么珍贵。就像画家吴道子,他在高堂大壁上描绘降魔的场面。

注释:

  • 疾雷: 迅猛的雷声。
  • 破屋: 撕裂房屋的声音,形象地表现出雷雨的猛烈。
  • 翻河: 河水翻滚,形容雨水的力量之大。
  • 一扫: 一阵风将雨后的一切扫清。
  • 清风: 指暴雨后清新的空气。
  • 吴道子: 唐代著名画家,以画技高超著称,能画出神鬼之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作品风格多样,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在洛阳时,正值他与友人子由(即苏辙)相聚之时,吟咏时的心境与周围的自然景象交相辉映,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暴雨过后的宁静与清新,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以及其所带来的洗礼。开篇“疾雷破屋雨翻河”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雷声轰鸣,雨水倾泻而下,展现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下来的“一扫清风未觉多”则通过对比,表现出暴雨过后清风的珍贵与稀有,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的馈赠。最后两句提及吴道子,意在传达这种自然景象的美丽和壮观如同艺术作品一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亦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敬仰,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疾雷破屋雨翻河”:雷声如破屋的巨响,雨水如翻滚的河流,形象地展现了暴雨的威力。
    • “一扫清风未觉多”:经过暴雨的洗礼,空气变得清新,但人们却未曾意识到这种清新是多么珍贵。
    • “应似画师吴道子”:将自然景象与艺术家吴道子的画作相提并论,强调自然之美。
    • “高堂巨壁写降魔”:用吴道子的画作来形容自然的壮丽,隐喻它如同高墙上壮烈的艺术作品,给人以震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艺术作品相提并论,隐喻自然之美。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
  • 主题思想: 通过对暴雨及其后清新空气的描写,反映出自然的力量与美,同时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意象分析:

  • : 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 : 代表着生命的滋润与洗涤。
  • 清风: 代表着宁静、清新与希望。
  • 吴道子: 象征着艺术的高超技艺与创造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道子”是哪个朝代的画家?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描绘的暴雨后清风的状态,诗人用什么词来形容?

    • A. 轻柔
    • B. 未觉多
    • C. 清凉

答案:

  1. A. 唐代
  2. B. 未觉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五首》和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苏轼更偏重于自然力量的描绘,而李白则更突出自然与心灵的共鸣,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