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时间: 2025-01-01 18:28:5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田三昔同寮,向我每倾倒。
当年或龃龉,反覆看愈好。
寇三我部民,孝悌化邻保。
有如袁伯业,苦学到衰老。
石生吾邑子,劲立风中草。
宦游甑生尘,菽水媚翁媪。
我穷交旧绝,计拙集枯槁。
三子尤见存,往复纷纻缟。
迎我淮水北,送我睢阳道。
愿存金石契,凛凛贯华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与朋友们的深厚情谊。田三曾是我的同窗,他对我倾心相待。回想往昔,我们曾有过争执,但是回头再看,那些都是小事,更显得珍贵。寇三是我部下的人民,孝顺和友爱让我们邻里和睦。就像袁伯业那样,勤奋好学直到老去。石生是我家乡的孩子,像风中挺立的草一样坚韧。官场上的游历让我沾染了尘世的烦扰,然而简单的豆水却让我感受到温暖。我交情贫乏,手段笨拙,聚集在一起的都是一些枯燥的事物。可是三位朋友依然在身边,彼此往来如同新布绸缎。你们迎我于淮水之北,送我于睢阳之道。愿我们的情谊如金石般坚固,熠熠生辉。
注释:
- 龃龉:指争执或矛盾。
- 孝悌:孝顺和兄弟之间的和睦。
- 袁伯业:历史上著名的勤学者,象征勤奋。
- 宦游:指在官场上游历,常带有贬义,形容生活的复杂和纷扰。
- 菽水:指简单的生活方式,象征淳朴。
- 金石契:形容情谊坚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苏轼面临人生转折点时写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与朋友之间的情谊。诗中提到的“田三”和“寇三”以及“石生”不仅代表了苏轼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也象征着他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将往昔的争执和如今的和谐对比,表现出一种成熟的心态,强调了友谊的可贵和珍贵。诗中的意象如“风中草”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菽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的温暖。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美好情谊的追求,情感充沛,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了与田三的同窗情谊,虽有争执,但最终愈加珍惜。
- 接着提到寇三和我部民,突出孝悌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
- 袁伯业的勤奋学习则象征着刻苦努力的精神,激励后人。
- “劲立风中草”描绘了石生的坚韧,展现了人生态度。
- 对于官场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形成对比,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
-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谊的美好希望,希望如金石般坚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谊比作金石,强调其坚固。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友谊与人生的哲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旧友的深情怀念,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田三、寇三、石生:代表了生活中的朋友,象征着真挚的友谊。
- 风中草: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菽水:象征淳朴宁静的生活。
- 金石契:象征坚固的友谊。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田三与苏轼的关系是: A. 朋友
B. 兄弟
C. 同窗 -
诗中提到的袁伯业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勤奋
C. 忍耐 -
“金石契”主要表达了: A. 友情的脆弱
B. 友情的坚固
C. 友情的短暂
-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留别叔通元弼坦夫》与王维的《赠友人》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苏轼更注重对往昔的回忆与未来的祝愿,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在送别中流露出淡淡的伤感。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