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七夕雨霁》

时间: 2025-01-19 21:40:50

片云乍捲,暮烟消尽,隐约鹊桥望里。

年年织室此时开,羡风浪、银河不起。

殿前蜜誓,楼头乞巧,那有闲情管理。

只将别恨与离愁,都分付、词人赋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片云乍捲,暮烟消尽,隐约鹊桥望里。年年织室此时开,羡风浪银河不起。殿前蜜誓,楼头乞巧,那有闲情管理。只将别恨与离愁,都分付词人赋拟。

白话文翻译:

片片白云突然卷起,傍晚的烟雾也已经消散,隐约能在远处看到鹊桥。今年又到了织女和牛郎相会的时节,羡慕那风浪不兴的银河。殿前的蜜誓,楼头的乞巧,哪里还有闲情去打理这些呢?只将离别的怨恨与愁苦,交托给词人去吟咏。

注释:

  • 片云乍捲:片片浮云突然卷起,形容天气变化。
  • 暮烟消尽:黄昏时的烟雾消散,象征清晰的天空。
  • 隐约鹊桥望里:隐约可见鹊桥,指牛郎织女相会之地。
  • 织室:指织女的工作室,寓意相会的时节。
  • 羡风浪银河不起:羡慕银河上没有风浪,形容相会的宁静。
  • 蜜誓:指恋人之间的甜蜜誓言。
  • 乞巧:七夕节的习俗,女性乞求巧手,以求灵巧的技艺。
  • 别恨与离愁:离别时的怨恨与愁苦,表达对离愁的无奈。

典故解析:

  • 牛郎织女:源自《古诗十九首》和《诗经》,讲述牛郎与织女因天河相隔而每年七夕相会的爱情故事,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期盼。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琬怀,清代诗人,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七夕节,正值牛郎织女相会之时,诗人借助这一传统节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与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鹊桥仙·七夕雨霁》是刘琬怀对七夕节的深情描绘,诗中通过描写天边的云彩与消散的烟雾,渲染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夜晚,隐喻着牛郎织女的相会。诗人用“片云乍捲,暮烟消尽”开篇,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节日氛围,接着提到“年年织室此时开”,不仅指织女的相会,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表达对牛郎织女爱情的羡慕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别恨与离愁”使人感受到离别的无奈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透过“蜜誓”和“乞巧”,诗人揭示了爱情中甜蜜与苦涩的交织,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刘琬怀的用词细腻,意象丰富,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如宁静的银河与内心的离愁,营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得整首诗在抒情中兼具哲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片云乍捲,暮烟消尽”:描绘出天色渐晚,云雾消散,象征着清晰明了的情感。
    • “隐约鹊桥望里”:暗示牛郎织女的相会,给人以期待与向往。
    • “年年织室此时开”:每年七夕,织女必定在此时相见,体现时间的规律性与爱情的恒久。
    • “羡风浪银河不起”:表达对平静美好爱情的向往。
    • “殿前蜜誓,楼头乞巧”:提到传统习俗,衬托出节日的浓厚氛围。
    • “只将别恨与离愁, 都分付词人赋拟”:表达对离愁的无奈与对爱情的寄托。
  •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片云乍捲”让自然现象富有生命力。
    • 对仗:如“殿前蜜誓,楼头乞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银河比作爱情的象征,寓意深刻。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美好与对牛郎织女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离别的哀愁,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分析:

  • 鹊桥:象征爱情的连接点,代表牛郎织女的美好爱情。
  • 银河:寓意着遥不可及的爱情与梦想。
  • 云烟: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描述了牛郎织女的相会?

      • A. 片云乍捲
      • B. 年年织室此时开
      • C. 别恨与离愁
      • D. 只将别恨与离愁
    2. “殿前蜜誓”指的是什么?

      • A. 甜蜜的誓言
      • B. 织女的工作
      • C. 诗人的创作
      • D. 七夕的习俗
    3.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离别的无奈和对爱情的珍惜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对节日的庆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牛郎织女》 - 传统故事,描绘牛郎织女的爱情。
    2. 《鹊桥仙·夜雨寄北》 - 秦观,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
  • 诗词对比

    • 对比刘琬怀的《鹊桥仙》与秦观的《鹊桥仙·夜雨寄北》,两者都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爱情的赞美,但刘琬怀更注重对节日氛围的渲染,而秦观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离愁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清代诗人研究》 - 对刘琬怀及其作品的研究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