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七夕感怀再用前韵》

时间: 2025-01-06 16:49:52

鹊又填桥矣。

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

有和病、云鬟挥涕。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

弹不尽,半襟雨。

如今剩有孱躯耳。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

奈又说、春蚕竟死。

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

风乍吼,粉云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七夕感怀再用前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鹊又填桥矣。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有和病云鬟挥涕。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弹不尽,半襟雨。如今剩有孱躯耳。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奈又说春蚕竟死。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风乍吼,粉云起。

白话文翻译:

在这鹊桥再度搭起的时刻,长安城里千家万户响起了砧杵声,四周环绕着云水的景象。我常常记得在常年的茅草屋下,佳节团圆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即使我因病而泪流满面,倘若那人还在身边,也不应该让我哭得如此伤心。即使再弹不尽,衣襟上也只剩下几滴雨水。如今我只剩下这虚弱的身躯,想到故乡的瓜果,却已是千里之外。谁能借我一缕针楼的丝线,把我的泪珠串成红珠子?可惜春蚕已经死去。希望月亮的钩子不要再波动,幸好那人正坐在罗窗里。风一阵阵地吼叫,粉色的云朵也随之升起。

注释:

  • 鹊又填桥:指的是传统七夕节日中,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习俗。
  • 砧杵:砧板和杵,指的是做饭时的工具,这里象征着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
  • 云水:形容四周的自然环境。
  • 茅屋:简单的草屋,象征着朴素的生活。
  • 云鬟:指女子的发型,形容女子的美丽。
  • 啼红珠子:比喻眼泪。
  • 春蚕竟死:春蚕死去,意指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10),字子华,号壬庵,浙江人,清代词人和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是对爱情和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节,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贺新郎 七夕感怀再用前韵》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七夕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以“鹊又填桥矣”引入,瞬间带出节日的气氛,鹊桥相会的意象唤起传统文化的共鸣。随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长安城的繁华与日常,砧杵声响起,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琐碎与温暖,但在温暖与欢乐的背后,诗人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诗中“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展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思念与痛苦。爱人的缺席不仅让节日的欢乐变得黯淡,也让诗人感到无奈与孤独。接着,诗人又通过“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那些简单的瓜果承载着深厚的乡愁。最后,诗人期待着月亮的安宁和内心的宁静,风的吼叫与云的升起则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纠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对节日、对故乡的复杂情感,令人深思,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鹊又填桥矣:鹊桥再度搭起,象征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
  2. 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长安城中家家户户忙碌,周围景色如云水般宁静。
  3.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回忆在简陋的茅屋中,团圆的机会少之又少。
  4. 有和病云鬟挥涕:即使因病流泪,仍然希望有爱人相伴。
  5.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即使生病,如果爱人还在,泪水也不会流得如此多。
  6. 弹不尽,半襟雨:无尽的思念与泪水,最后只剩下薄雨。
  7. 如今剩有孱躯耳:如今只剩下虚弱的身体。
  8.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开始思念故乡的瓜果,已然是千里之外。
  9.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渴望一缕丝线,串起自己的眼泪。
  10. 奈又说春蚕竟死:春蚕已死,暗示生命的脆弱。
  11. 嘱付月钩休潋滟:寄托对月亮的希望,希望它不要波动。
  12. 幸怜人正坐罗窗里:感激那人还在窗前守候。
  13. 风乍吼,粉云起:风起云涌,情感起伏不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喻为红珠子,形象生动。
  • 拟人:将风与月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七夕为背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同时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节日的欢愉中,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鹊桥:象征爱情与团圆。
  • 砧杵:生活的琐碎与平凡。
  • 云水:自然的静谧与宁静。
  • 故乡瓜果:对故乡的思念与乡愁。
  • 月钩:希望与寄托。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鹊又填桥矣”中“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牛郎织女的象征
    c) 一座桥

  2. 诗中提到的“茅屋”象征着什么? a) 富贵生活
    b) 朴素与简单
    c) 节日快乐

  3. “奈又说春蚕竟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b) 爱情的美好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
  • 宋代: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期盼。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达方式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维崧作品集》
  • 《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鹊又填桥矣。下一句是什么

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上一句是什么

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下一句是什么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上一句是什么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下一句是什么

有和病、云鬟挥涕。上一句是什么

有和病、云鬟挥涕。下一句是什么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上一句是什么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下一句是什么

弹不尽,半襟雨。上一句是什么

弹不尽,半襟雨。下一句是什么

如今剩有孱躯耳。上一句是什么

如今剩有孱躯耳。下一句是什么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上一句是什么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下一句是什么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上一句是什么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下一句是什么

奈又说、春蚕竟死。上一句是什么

鹊又填桥矣。下一句是什么

满长安、千门砧杵,上一句是什么

满长安、千门砧杵,下一句是什么

四围云水。上一句是什么

四围云水。下一句是什么

长记常年茅屋下,上一句是什么

长记常年茅屋下,下一句是什么

佳节团圞能几。上一句是什么

佳节团圞能几。下一句是什么

有和病、云鬟挥涕。上一句是什么

有和病、云鬟挥涕。下一句是什么

纵病倘然人尚在,上一句是什么

纵病倘然人尚在,下一句是什么

也未应、我泪多如此。上一句是什么

也未应、我泪多如此。下一句是什么

弹不尽,上一句是什么

弹不尽,下一句是什么

半襟雨。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