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
时间: 2025-01-17 09:57:22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
作者: 方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不缘青紫不明经,科目多惭旧两生。
三豕鲁鱼曾未学,一蜗蛮触已争名。
栋梁材欲丘山重,沧海珠遗星斗明。
未必童乌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之所以没有青紫(高官)和不懂得经典,都是因为自己在科举考试中感到羞愧,曾经的两位老师也未能教我。像鲁国的三只猪和蛮地的蜗牛,都是我未曾学习的,而他们却已经在争名夺利。栋梁之材需要像丘山那样的重,沧海中的珍珠却在星斗中闪烁。未必小小的乌鸦能够辨别这些,早已是我的老师先前用陶器塑造的成就。
注释:
- 青紫:指高官显贵的地位。
- 不明经:不懂得经典的道理。
- 科目:科举考试的内容。
- 三豕鲁鱼:指鲁国的三只猪,后用作比喻自己未能学习的知识。
- 蜗蛮:指蜗牛,象征小而无能的生物。
- 栋梁:比喻人才,通常是指有能力承担重任的人。
- 陶成:指陶器的成型,象征老师的教导。
典故解析:
- 三豕鲁鱼:出自《庄子》,用以形容那些不愿意学习和追求名利的人。
- 栋梁材:形容有才华的人,能够支撑大厦,比喻社会中有用的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宗懋,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岳晚年,或许是在反思自己在科举和人生道路上的得失,表达了对学习和名利的看法,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方岳在这首诗中通过自谦的方式,展示了他对自身学识的清醒认识和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开头提到自己“青紫不明经”,表现出对高官显贵的无奈和对经典知识的渴望,反映了士人对于教育和知识的重视。
接着用“科目多惭旧两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激,虽然自己未能学到很多,但仍感到羞愧和自责。诗中提到的“鲁鱼”和“蜗蛮”,则是对那些追求名利但未曾真正学习的人进行的讽刺,显示出方岳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最后,诗人通过“栋梁材欲丘山重,沧海珠遗星斗明”,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对智慧的追求,强调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才华而非外在的名声。最后一句则是对自己能力的自我反思,表明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些道理,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理智的反思,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学问和社会地位的独立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缘青紫不明经:我并不是因为出身显贵而不懂经典。
- 科目多惭旧两生:在考试中感到羞愧,与我的两位老师相比,我的知识显得多么不足。
- 三豕鲁鱼曾未学:像鲁国的三只猪一样,我未曾真正学习。
- 一蜗蛮触已争名:而蜗牛和蛮族的争名却显得如此热烈。
- 栋梁材欲丘山重:我希望成为栋梁之材,承载重任。
- 沧海珠遗星斗明:然而沧海中的珠子却在星空中闪烁。
- 未必童乌能辨此:未必小小的乌鸦能够辨别这些。
- 乃翁先已荷陶成:这都是因为我的老师早已用心培养我。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栋梁材”比喻人才,形象地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表达了方岳对自身学识的反思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真正的才华与内涵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紫:象征权力与地位。
- 栋梁:象征人才与责任。
- 沧海珠:象征珍贵的知识与智慧。
这些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岳在诗中提到的“青紫”指的是什么?
- A. 经典知识
- B. 高官显贵
- C. 自身才华
-
“栋梁材欲丘山重”中“栋梁”比喻什么?
- A. 建筑材料
- B. 人才
- C. 学问
-
诗人对自己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自信满满
- B. 感到羞愧
- C. 不在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对自然和内心的追求。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方岳与李白的作品在对待名利上有所不同,李白多表现豪放不羁,而方岳则更显内敛与反思。
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理解宋代诗人的心态与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