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饮夜归戏作》

时间: 2025-01-06 09:04:28

青海天山战未鏖,即今尘暗旧戎袍。

风高乍觉弓声劲,霜冷初增酒兴豪。

未办大名垂宇宙,空成恸哭向蓬蒿。

灞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海天山战未鏖,即今尘暗旧戎袍。
风高乍觉弓声劲,霜冷初增酒兴豪。
未办大名垂宇宙,空成恸哭向蓬蒿。
灞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

白话文翻译:

青海和天山的战斗尚未激烈,现在的尘埃却已笼罩旧日的战袍。
风高时忽然觉得弓声已变得强劲,霜冷时酒兴也随之增添。
虽然没有建立响亮的名声流传于宇宙,空留下的只是对蓬蒿的悲恸。
灞亭的老将夜归总是如此,无奈人间儿女情长。

注释:

  • 青海:指青海地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战争。
  • 天山:指天山山脉,地处新疆,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 戎袍:指军装,象征着过去的战斗经历。
  • 弓声劲:形容弓箭的声音强劲,暗示战争的气息。
  • 酒兴豪:指饮酒的兴致豪放。
  • 蓬蒿:指荒草,象征着无名的悲哀。
  • 灞亭:灞河旁的亭子,古代文人常在此聚会作诗。

典故解析:

  • 青海天山: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诗中提及表明诗人对战乱的忧虑。
  • 酒与霜:古代诗人常以酒自娱,霜冷则更显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个朝代,曾多次参加抗金战役,作品风格刚健豪放,常抒发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无奈。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他,虽有酒兴,但内心的忧愁却难以消散。

诗歌鉴赏:

《野饮夜归戏作》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诗作,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以“青海天山战未鏖”引出战争的主题,表明即使战斗尚未结束,士兵的戎装却已经沾染了尘埃,暗示着战争的持续和人们的伤痛。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风声和霜冷,来反映内心的豪情与忧伤。酒的兴致在寒霜中显得更为耀眼,然而“未办大名垂宇宙”的失落感又将诗人的豪情迅速打回现实。

在情感的转折中,陆游表达了对个人成就的自责与无奈,虽有英雄梦,但却未能成就伟业,留下的只有对“蓬蒿”的哀叹。而最后一句“无奈人间儿女曹”则透露出对人间复杂情感的深刻理解,既有对战争的无奈,也有对人情的无解。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铿锵,展现了陆游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海天山战未鏖:描绘了青海和天山地区的战争尚未硝烟弥漫,暗示着战争的持续性。
  2. 即今尘暗旧戎袍:过去的战斗留下了灰尘,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无法逃避的现实。
  3. 风高乍觉弓声劲:在高风中,似乎能听到弓的声音,象征着战争的紧迫感。
  4. 霜冷初增酒兴豪:寒霜的到来让酒兴更为豪放,表现出诗人在逆境中仍寻求乐趣。
  5. 未办大名垂宇宙:虽然有雄心壮志,但未能取得名声,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自责。
  6. 空成恸哭向蓬蒿:只留下对荒草的悲哀,暗示英雄无用武之地。
  7. 灞亭老将归常夜:描绘老将士夜归的情景,传达出回归平静生活的无奈。
  8. 无奈人间儿女曹:感叹人间纷繁复杂的情感,表明对人世间情感的无力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海天山”与“尘暗旧戎袍”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战争比作“弓声”,生动形象。
  • 拟人:如“酒兴豪”,赋予酒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战争和酒兴的描写,反映了陆游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表现出对历史的沉重感和对人情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海、天山:象征战争的地点,代表动荡与不安。
  • 戎袍:象征过去的荣耀与痛苦。
  • :象征逃避与豪情。
  • 蓬蒿:象征无名的悲哀与英雄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海”和“天山”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自然
  2. “未办大名垂宇宙”表达了诗人的何种心情?

    • A. 成就感
    • B. 失落感
    • C. 喜悦感
  3. 诗人通过“酒兴”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豪放
    • C. 悲伤

答案:

  1. B. 战争
  2. B. 失落感
  3. B. 豪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更加强调了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无奈。
  • 李白《将进酒》:虽然主题是饮酒作乐,但李白的豪情与陆游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