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烟十里锁江楼,
湘水南来抱郭流。
回雁峰头声断处,
青彬翠竹是衡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衡州的美丽景色: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江楼,湘水从南方流来环绕着城郭。在回雁峰的顶端,雁声渐渐消失的地方,青翠的竹林围绕着衡州。
注释:
- 淡烟:指轻薄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江楼:指江边的楼阁,这里表现出一种江边的美景。
- 湘水:即湘江,流经湖南省,带有南方水乡的特征。
- 郭:城市的城墙,这里指衡州的城。
- 回雁峰:当地著名的山峰,可能是诗人游览的地方。
- 声断处:雁声消失的地方,带有一种静谧感。
- 青彬翠竹:形容竹林的青翠,生机勃勃,展现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诗词作品留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山水风光,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过衡州》创作于王圣游历时,反映他对湘水及衡州的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感悟,体现了当时文人寄情山水的普遍风尚。
诗歌鉴赏:
《过衡州》是一首清新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衡州的自然风光。开篇即以“淡烟十里锁江楼”引入,朦胧的烟雾为江楼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接着“湘水南来抱郭流”一句,湘江如同温柔的臂弯,环绕着城郭,表现出水乡的灵动与柔美。
在“回雁峰头声断处”,诗人通过具体的地名和情境,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感受,似乎在此处听到了雁声渐行渐远,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最后一句“青彬翠竹是衡州”,则以青翠的竹林作为结尾,描绘出衡州的自然之美,令人向往。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自己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烟十里锁江楼:描绘了江楼被轻烟笼罩的景象,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湘水南来抱郭流:湘江自南而来,环绕着城市,展现了水与城的和谐美。
- 回雁峰头声断处:在回雁峰的最高处,雁声消失,传达了一种孤寂与思乡之感。
- 青彬翠竹是衡州:青翠的竹林代表了衡州的自然之美,给人以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湘水比作母亲的臂弯,形象生动。
- 拟人:将雁声描述为“断处”,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依恋,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烟:象征着梦幻与朦胧,表达一种诗意的情感。
- 湘水:代表南方水乡的灵动与温柔,体现出自然的韵味。
- 回雁峰:象征着高远与孤寂,传达出一种思乡情怀。
- 青彬翠竹:象征生机与希望,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物是什么?
- A. 山
- B. 水
- C. 竹林
- D. 云
-
“湘水南来抱郭流”中“郭”指的是什么?
- A. 大山
- B. 城墙
- C. 河流
- D. 田野
-
诗中提到的“回雁峰”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寂
- C. 兴奋
- D.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江雪》与《过衡州》均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前者侧重于冬日孤寂的意境,后者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美丽。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孤高,后者则温暖而生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的山水情怀》
- 《古诗词选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