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其一
苏轼
吴王池馆遍重城,
闲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
只留双桧待升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吴王的池馆遍布重城,四周生长的野草和幽花都没有名字,显得宁静而幽雅。青盖(指船)归来后却找不到地方停泊,只留下双桧树静静地等待着繁荣的日子到来。
注释
- 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王,寓意繁华的池馆。
- 池馆:指王宫或别墅,通常有池塘和建筑。
- 闲草幽花:闲散的野草和幽静的花朵,形容环境的静谧。
- 青盖:指船,青色的船帆。
- 升平:指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亦是一位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苏轼在外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家乡和故友的思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繁荣的期望。双桧树作为诗中的意象,象征着长久的等待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以“吴王池馆遍重城”引入,描绘了繁华的场景,随之而来的“闲草幽花不记名”,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仿佛在诉说着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无名。接下来,诗人用“青盖一归无觅处”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思念。而最后一句“只留双桧待升平”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双桧树的存在象征着对未来安定和繁荣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执着与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苏轼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既表现了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也映衬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憧憬。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王池馆遍重城:描绘了吴王的池馆遍布城市的繁华景象。
- 闲草幽花不记名:生长在池馆周围的野草和花朵显得幽静而无名,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 青盖一归无觅处:青色的船归来后没有地方停泊,暗示了归属感的缺失。
- 只留双桧待升平:双桧树静静地等待着未来的繁荣,象征着希望与坚韧。
修辞手法:
- 对比: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象征:双桧树象征着坚韧与等待,充满了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与宁静的思考,体现了对未来安定生活的期待与希望,反映了苏轼的深邃情感和对时局的敏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王:象征着繁荣与权势。
- 池馆:代表着美好的生活环境。
- 闲草幽花:象征着宁静、无名的美好。
- 青盖:表示归属和出行的渴望。
- 双桧:象征着等待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盖”是指什么?
- A. 船
- B. 伞
- C. 房子
- D. 车
-
诗中“只留双桧待升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现在的满足
- D. 对他人的羡慕
-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水
- B. 花
- C. 树
- D. 城市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苏轼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维则注重于宁静的生活与自然的融和。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词选》
- 《宋代文学发展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