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停云四首》

时间: 2024-09-19 21:13:46

凛然清臞,落其骄荣。

馈奠化之,廓兮忘情。

万里迟子,晨兴宵征。

远虎在侧,以宁先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陶停云四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凛然清臞,落其骄荣。
馈奠化之,廓兮忘情。
万里迟子,晨兴宵征。
远虎在侧,以宁先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淡泊,远离世俗的荣华富贵。生活中所赠与的礼物与享受,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依恋的空虚。即使在遥远的旅途中,早起晚归,也不感到疲惫。在这孤独的旅途上,远方的虎豹虽在侧,但我心中却安宁如故。

注释:

  • 凛然:形容气宇轩昂,严肃的样子。
  • 清臞:形容身心清净,瘦弱。
  • 骄荣:骄傲的荣华。
  • 馈奠化之:馈赠与享受让人陷入空虚。
  • 万里迟子:指漫长的旅途。
  • 晨兴宵征:清晨起床,夜间出征。
  • 远虎:比喻外在的威胁或挑战。
  • 以宁先生:安宁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宁先生”可能指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相对应,强调超脱于世俗纷扰的内心平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作品广泛影响后世。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诗人经历政治风波,心境愈加淡泊,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停云四首》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清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开篇以“凛然清臞”切入,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拒绝,似乎在宣告自己对荣华富贵的无所谓。接着,诗人提到“馈奠化之”,反映了对物质享受的无奈与迷茫,仿佛在叹息这些外在的东西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最后,诗中以“远虎在侧”揭示了外部环境的威胁,而“以宁先生”则暗示了内心的安宁与超脱。这种对比使诗意更加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巧妙地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苏轼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情感,既有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凛然清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淡泊。
    2. “落其骄荣”:强调对虚荣的摒弃。
    3. “馈奠化之”:指物质的馈赠让人感到空虚。
    4. “廓兮忘情”:内心的广阔与淡然。
    5. “万里迟子”:漫长的旅途。
    6. “晨兴宵征”:生活的劳碌。
    7. “远虎在侧”:外界的威胁与挑战。
    8. “以宁先生”:内心的安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如“晨兴宵征”与“远虎在侧”。
    • 比喻:用“远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威胁。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追求,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清臞:象征内心的清净。
    • 骄荣:代表世俗的虚荣。
    • :象征外部的威胁与挑战。
    • 晨兴宵征:象征生活的劳碌与奔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凛然清臞”描述的是诗人的哪种心态?
    A. 自豪 B. 淡泊 C. 忧伤

  2. “远虎在侧”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 B. 威胁 C. 朋友

  3. 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无所谓 C. 依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苏轼:两位诗人都追求隐逸生活,但苏轼的诗更具哲理性与社会反思,而陶渊明则更直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关于苏轼的研究文章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