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邠》

时间: 2025-01-04 07:27:07

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

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

羡君同甲心方壮,笑我无聊鬓已皤。

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周邠
南迁欲举力田科,
三径初成乐事多。
岂意残年踏朝市,
有如疲马畏陵坡。
羡君同甲心方壮,
笑我无聊鬓已皤。
何日西湖寻旧赏,
淡烟疏雨暗渔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南迁”指的是作者因政局动荡而迁移至南方。虽然在新的环境中开始了田园生活,但随着年岁渐长,作者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再享受晨市的繁华。诗人羡慕朋友的壮志豪情,自己却因年老而感到无聊和沧桑。最后,他寄希望于再次游览西湖,重温旧日的美好时光。

注释:

  • 南迁:指因政治原因,作者迁居南方。
  • 力田科:指努力耕作,追求田园的理想生活。
  • 三径:是指小路,形容田园生活的宁静。
  • 踏朝市:指在早市上行走,形容市井生活。
  • 疲马:形容年老体弱,精力不济。
  • 羡君:羡慕朋友的意气风发。
  • 鬓已皤:形容已白的鬓发,暗示年老。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以其美景著称。
  • 淡烟疏雨:形容西湖的朦胧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兼具理性与情感。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迁之后,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南方,心中怀有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表现出对朋友的羡慕和对自己年老的无奈。

诗歌鉴赏:

《次韵周邠》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生活深刻思考的诗。诗中,苏轼以“南迁欲举力田科”开头,直接点明了自己因政治原因南迁的现实,接着以“岂意残年踏朝市”自喻身处朝市的无奈,表达出对生活的无力感。这种情感在“有如疲马畏陵坡”的比喻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疲惫的马象征着作者日益衰老的身躯与心态。

而后,诗人转向对朋友的羡慕,“羡君同甲心方壮”,对比之下,他的无聊和鬓发已白,流露出对青春的怀念与失落。最后的“何日西湖寻旧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西湖的美景与“淡烟疏雨”描绘出一种悠远而淡淡的忧伤,营造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

整首诗在严谨的结构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与景象描绘,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迁欲举力田科:表达了作者南迁后的目标是经营田地。
  2. 三径初成乐事多:虽然开辟了新的生活空间,感到乐趣多多。
  3. 岂意残年踏朝市:没想到年纪大了,仍要在市井中打拼。
  4. 有如疲马畏陵坡:自比疲惫的马,形象地表达出对生活的畏惧和无力。
  5. 羡君同甲心方壮:羡慕朋友的英勇气概,暗示自己已不再年轻。
  6. 笑我无聊鬓已皤:自嘲无聊的生活,鬓发已白。
  7. 何日西湖寻旧赏:渴望能再次游览西湖,追忆往昔。
  8. 淡烟疏雨暗渔蓑:描绘西湖的朦胧景色,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疲马畏陵坡”生动地表现出老年的无奈和惧怕。
  • 对仗:如“淡烟疏雨”,在音韵上形成和谐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西湖美景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迁: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奈。
  • 疲马:象征着年老与无力。
  • 西湖:代表着美好与怀念,承载着作者对过去的追忆。
  • 淡烟疏雨:表现出一种朦胧、幽静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迁”指的是什么? A. 迁居北方
    B. 迁居南方
    C. 迁居西方
    D. 迁居东边

  2. 诗中提到的“羡君同甲心方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朋友的嫉妒
    B. 对朋友的羡慕
    C. 对朋友的祝福
    D. 对朋友的冷漠

  3. “淡烟疏雨”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A. 烈日炎炎
    B. 清晨的雾霭
    C. 西湖的朦胧景色
    D. 秋天的落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苏轼的《次韵周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苏轼的诗更强调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通过安静的山居生活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个性与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选》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