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09 00:32:13

人间那是消魂处,咫尺西洲成小住。

翠澜三面绕妆楼,柔橹一双摇梦雨。

清歌叠引公无渡,休向枝头听杜宇。

从教憔悴滞天涯,肯说高寒愁玉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人间那是消魂处,
咫尺西洲成小住。
翠澜三面绕妆楼,
柔橹一双摇梦雨。
清歌叠引公无渡,
休向枝头听杜宇。
从教憔悴滞天涯,
肯说高寒愁玉宇。

白话文翻译:

这人间哪里才是令人消魂之处呢?
就像咫尺之间,西洲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栖息之地。
翠绿的水波从三面环绕着装饰华丽的楼阁,
轻盈的橹声摇动着梦中的细雨。
清丽的歌声引着那位无渡的公子,
不必去枝头听那杜鹃的哀鸣。
即使容颜憔悴滞留在天涯,
也不愿说出心中那高冷的愁苦。

注释:

  • 消魂处:令人神魂颠倒、陶醉的地方。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实际上指的是相隔不远。
  • 西洲:可能指的是西方的某个美好地方。
  • 翠澜:形容水波碧绿的样子。
  • 妆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柔橹:轻柔的船桨。
  • 公无渡:指的是一位无渡的公子,可能暗指未过渡的情感。
  • 杜宇:杜鹃鸟,以其叫声哀伤著称。
  • 憔悴:形容因忧愁或疲惫而显得瘦弱。
  • 高寒:形容情感的高冷和愁苦。
  • 玉宇:指美丽的天空或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碧城(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因其才华横溢,尤其在诗词和音乐上颇具造诣,成为当时文人圈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中透出一种对现实的思考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变迁中所面临的无奈与困惑。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抒情的词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开篇就提出“人间那是消魂处”,引发读者对美好境地的思考,似乎在追问:生活中究竟哪里才是真正能够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接着,诗人通过“咫尺西洲成小住”描绘出一种近乎理想的生活状态,西洲如同梦中的桃源,令人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三面环绕的翠澜与妆楼,柔橹轻摇的梦雨,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在这样的环境中,清歌的叠引似乎在引导某位公子,营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恋爱情景。

而“休向枝头听杜宇”,则带有一种对生活的消极态度,似乎在劝诫自己不必去追求那些哀伤的声音,反而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的几句,表达出一种内心的挣扎,即使容颜憔悴,也不愿吐露心中深藏的愁苦,反映出女性在情感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富有层次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那是消魂处”——开篇质问,表达对美好境地的向往。
  • “咫尺西洲成小住”——描绘理想的栖息地,近在咫尺。
  • “翠澜三面绕妆楼”——展现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的和谐。
  • “柔橹一双摇梦雨”——营造梦幻般的意境。
  • “清歌叠引公无渡”——暗示情感的牵引与期待。
  • “休向枝头听杜宇”——劝诫自己不必沉溺于哀伤的情绪。
  • “从教憔悴滞天涯”——表现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
  • “肯说高寒愁玉宇”——内心挣扎,不愿表达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消魂处”比喻理想的栖息地。
  • 拟人:如“清歌叠引”,赋予歌声以引导的功能。
  • 对仗:如“柔橹一双摇梦雨”,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纠结与挣扎,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渴望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澜: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妆楼:象征着华丽与梦幻的生活。
  • 柔橹:象征轻柔的情感与温柔的生活。
  • 杜宇:象征哀伤与内心的挣扎。
  • 玉宇:象征理想与美好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消魂处”是指什么?

    • A. 一处美丽的地方
    • B. 一种忧伤的心情
    • C. 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2. “咫尺西洲成小住”中“咫尺”指的是?

    • A. 非常远的距离
    • B. 非常近的距离
    • C. 模糊的距离
  3. “休向枝头听杜宇”中杜宇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哀伤
    • C. 和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

诗词对比

  • 对比《玉楼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绘,但《玉楼春》更多地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如梦令》则渗透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朱自华,《清代女诗人研究》
  • 张国荣,《古典诗词解读》
  • 《吕碧城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