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拄杖还僧》
时间: 2024-09-19 22:09: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拄杖还僧
作者:刘克庄
头白高僧行脚懒,一枝筇竹久生苔。
不逢太乙然藜照,时借山翁荷蓧回。
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还师此物禅须进,曾入诗人手内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高僧,因年老体衰而懒于行走,他手中拄着一根长长的竹杖,杖上长满了青苔。高僧并没有遇到太乙(道教中的神仙),只能在夜间借助山翁的灯笼回到寺院。夜晚,他在寺墙上寻找萧寺,早晨又担心会被雷电惊扰。最终,他将这根竹杖归还给师父,表示这竹杖是从诗人的手中流传而来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头白:形容年老,白发苍苍。
- 高僧:指高年、德高望重的僧人。
- 行脚懒:行走的脚步变得缓慢懒惰。
- 筇竹:一种竹子,常用作拐杖。
- 生苔:竹杖上长满青苔,表明使用时间久远。
- 太乙:道教神仙,代表超脱的境界。
- 荷蓧:山翁手中的灯笼,象征照亮的希望。
- 萧寺:寺庙的名称,多用来指代清幽的地方。
- 葛陂雷:形容早晨的雷声,令人惊恐。
典故解析
- 太乙:出自《道德经》,指代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中暗示高僧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荷蓧:在古典诗词中,常用灯笼象征光明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梅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洒脱,笔锋独特,常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他在诗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尊重与信仰,同时也表达了高僧在年老时对修行生涯的回顾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年迈高僧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信仰的坚守。诗中“头白高僧行脚懒”一句,开篇便将高僧的年迈与懒散展现得淋漓尽致,借助“筇竹久生苔”来映衬岁月的流逝,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也暗示了高僧在修行路上的坚持。接下来“时借山翁荷蓧回”则将高僧的孤独感与对陪伴的渴望表现得恰到好处,山翁的灯笼象征着一丝希望与光明。
全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内心的反思,夜晚在寺壁上寻找,早上又恐惧雷声,象征着高僧在心灵上的挣扎与恐惧。最后一句“曾入诗人手内来”则以“物归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及对高僧的尊重,强调了人和物之间的传承与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头白高僧行脚懒:描述高僧年老,行走变得缓慢。
- 一枝筇竹久生苔:竹杖因长久未用而生苔,象征岁月的流逝。
- 不逢太乙然藜照:未能遇到理想的境界,只能依赖凡间的物品。
- 时借山翁荷蓧回:借助他人的光明与希望,体现孤独中的求助。
- 夜挂多寻萧寺壁:夜晚在寺庙中寻觅,象征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 晓拈恐化葛陂雷:清晨的雷声令他感到恐惧,象征内心的不安。
- 还师此物禅须进:归还竹杖,表示对师父的尊重与归属感。
- 曾入诗人手内来:强调竹杖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筇竹久生苔”形象地比喻岁月的流逝。
- 拟人:将“夜挂”与“晓拈”赋予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句对称工整,体现了诗歌的形式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在高僧的身上,折射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精神世界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僧:代表智慧与修行。
- 竹杖:象征支撑与陪伴。
- 山翁:代表人间的温暖与希望。
- 萧寺:象征宁静的精神家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头白高僧”指代什么?
A. 年轻僧人
B. 年老僧人
C. 普通人
D. 高官 -
“筇竹久生苔”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竹杖很新
B. 岁月已久
C. 竹杖破旧
D. 无人使用 -
高僧在诗中如何寻求光明?
A. 依靠太乙
B. 借助山翁的灯笼
C. 自己寻找
D. 不需要光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另一首诗作,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象。
诗词对比
- 《送别》(王维):同样是对人生与时间的感慨,展现了离别的情感。
- 《夜泊牛津》(李白):在孤独中对理想的追求,与本诗的主题相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内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