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来访古祠宫,迢迢过水东。
一条溪不断,数里竹方通。
巫拜分馀胙,商行祷顺风。
妆楼空百尺,半仆夕阳中。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这座古老的祠堂,沿着蜿蜒的水流向东而去。
一条溪水不断地流淌,数里之外有竹林相连。
巫师在这里祭拜,分发供品;商人们在这里祈求顺风。
妆楼高耸,空无一人,夕阳斜照在楼阁上,显得有些孤寂。
注释:
- 来访:前来拜访。
- 古祠宫:古老的庙宇或祠堂。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 不断:持续不断。
- 余胙:祭品的剩余部分。
- 商行:商人往来交易。
- 妆楼:装饰精美的楼阁。
- 半仆:夕阳照射的状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巫拜”和“商行”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宗教信仰与经济活动的结合。巫师的祭祀活动与商人的祈福行为常常在古代庙宇中交织在一起,显示了人们在自然与社会生活中对神灵的依赖和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常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闻名,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游历时,表达了他对古老文化遗迹的敬仰,以及在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中产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清惠庙》是一首描写古祠庙宇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气氛。开头两句“来访古祠宫,迢迢过水东”,描绘了诗人跋涉而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遥远而庄重的氛围。接着“一条溪不断,数里竹方通”,表现了自然风光的秀丽与生机,竹林的存在仿佛在与古祠相映成趣。
而“巫拜分馀胙,商行祷顺风”则将宗教仪式与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当地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最后两句“妆楼空百尺,半仆夕阳中”则从高处俯瞰,显得有些孤寂,夕阳的映照更为这份孤寂增添了一丝诗意的美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古文化的追忆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来访古祠宫:表达前来参拜的目的。
- 迢迢过水东:行走的路径遥远,水流向东。
- 一条溪不断:溪水源源不断,象征生命的延续。
- 数里竹方通:竹林的存在,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巫拜分馀胙:巫师的祭祀活动,体现了对神灵的尊重。
- 商行祷顺风:商人们的祈愿,反映了社会生活。
- 妆楼空百尺:高耸的楼阁,却显得空荡荡的。
- 半仆夕阳中:夕阳的余晖照射,显得有些孤寂。
-
修辞手法:
- 对比: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比,体现出古庙的庄重与人们的活动。
- 意象:溪水、竹林、巫师、商人等意象交织,形成鲜活的画面。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古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反映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古祠:象征着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
- 溪水: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恒久。
- 竹林:象征着清雅与宁静。
- 巫师:体现了对神灵的崇拜与人们的信仰。
- 商人:反映了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祠宫”指的是什么? A. 现代建筑
B. 古老的庙宇
C. 学校 -
诗中“巫拜分馀胙”中的“巫”指的是哪类人? A. 商人
B. 祭祀者
C. 学者 -
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刘克庄的《清惠庙》,都是通过自然景色反映诗人的情感。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感时忧国,而刘克庄则更关注于对古文化的怀念与敬仰。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