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林漠漠暝烟齐,
竹树萧疏望眼迷。
相唤几声何处雁,
断霞明处一行低。
白话文翻译:
在幽暗的树林中,薄雾迷蒙,天色渐暗,竹林和树木稀疏,望去令人感到迷茫。几声呼唤传来,似乎在问候远方的雁群,而在那断断续续的晚霞之中,只有一队雁影低飞而过。
注释:
- 平林:平坦的树林,指广阔的林地。
- 漠漠:形容烟雾朦胧的样子。
- 暝烟:指傍晚的烟雾,暗淡的光线。
- 竹树萧疏:竹子和树木稀少,形容景象的荒凉。
- 相唤:彼此呼唤。
- 何处雁:问雁群飞到何处。
- 断霞:指残留的晚霞。
- 一行低:一群雁飞得很低。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雁”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游子思乡,或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晚霞和雁群的意象在古代诗词中频繁出现,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汝疆,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舟行江上》是一首描绘江上景色与情感交织的诗歌,诗人以“平林漠漠”的开篇,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宁静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渗透于自然中的孤独与思绪。诗中“几声何处雁”的提问,既是对自然的观察,也隐含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断霞明处一行低”将整首诗推向高潮,映射出夕阳西下,雁群低飞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对比平静的自然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平林漠漠暝烟齐:描绘了傍晚时分,树林与烟雾交融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竹树萧疏望眼迷:稀疏的竹树让人感到迷茫,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相唤几声何处雁:通过呼唤雁群,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与关切。
- 断霞明处一行低:夕阳下的雁群低飞,象征着离别与时光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林与夜色比作迷雾,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感和思念情绪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平林:象征宁静与思索的空间。
- 雁:象征游子与思乡之情。
- 霞: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平林漠漠”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
诗中提到的“雁”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思乡
- C. 旅行
- D. 战争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方汝疆的《舟行江上》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切,而方汝疆则通过细腻的景象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