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洺州李大夫》
时间: 2025-01-19 19:57:5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寄洺州李大夫
作者: 孟郊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从蓟师反,中国事纷纷。
儒道一失所,贤人多在军。
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剑折唯恐匣,弓贪不让勋。
方知省事将,动必谢前群。
鹳阵常先罢,鱼符最晚分。
步闲洺水曲,笑激太行云。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殷勤越谈说,记尽古风文。
白话文翻译:
自从蓟州的军队叛乱以来,国家的事情纷纷扰扰。
儒家的道理失去了立足之地,贤良之士纷纷投身于军队。
鸟巢中因忧虑而惊慌,鹿耳因惊恐而竖起。
剑折了只怕放不回匣子,弓箭因贪心而不让功勋。
这才知道省事的将领,做事时必然会感谢前面的众人。
鹳阵常常先撤,鱼符最晚分配。
我在洺水的曲岸悠闲漫步,笑声激荡在太行山云间。
我与诗人尚未相识,竹子也在争着见您。
恳切地谈论着,尽力记住古风的文采。
注释:
- 蓟师: 指蓟州的军队,历史上曾发生叛乱。
- 儒道一失所: 儒家的学说失去了立足之地。
- 贤人多在军: 许多贤良之士都投身于军队。
- 鸟巢忧迸射: 形容鸟巢因忧虑而惊慌。
- 剑折唯恐匣: 剑折了,担心无法放回剑匣。
- 弓贪不让勋: 因贪心而不愿意贡献功勋。
- 鹳阵: 指鹳鸟的阵列,常常先撤。
- 鱼符: 一种古代的军用符号,分配最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其诗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怀民生,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孟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贤人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与思考。写作此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朋友李大夫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寄洺州李大夫》是一首包含了对国家动荡、贤人难处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热切关怀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表达了深沉的忧虑。诗中反复出现的“忧”、“惊”、“恐”等词语,显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对现状的无奈。
首联的“自从蓟师反”,直接点明了诗写的背景,叛乱带来的社会动荡让国家事务纷纷扰扰,儒家学说失去立足之地,贤良之士被迫投身于军中。这种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鸟与鹿的惊恐,生动表现出社会动荡对人心的影响。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武器的描写,引申出对将领行为的反思,表明了诗人对将领们行为的看法。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向洺水的自然景象,悠闲的步伐与激荡的笑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在苦闷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对诗人身份的自谦与对古风文的珍视,展现出他对文化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殷切期待。整首诗在忧虑中透出一丝温暖,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从蓟师反: 叛乱的开始,标志着国家动荡。
- 中国事纷纷: 国家事务混乱,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 儒道一失所: 儒家思想失去了立足之地,社会动荡使这一思想受到冲击。
- 贤人多在军: 许多贤良之士投身于军队,显示出社会的无奈与困境。
- 鸟巢忧迸射: 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因人事而影响的情景。
- 鹿耳骇惊闻: 鹿因惊恐而竖起耳朵,进一步强调动荡带来的恐慌。
- 剑折唯恐匣: 武器的损坏象征着战乱与失去,表达对未来的担忧。
- 弓贪不让勋: 反映出人性中的贪婪与功利,暗示战乱中的人心险恶。
- 方知省事将: 明白了省事的将领在决策时会感谢前方的众人,暗示谦逊之道。
- 鹳阵常先罢: 鹳鸟的阵列常常先撤,象征着战斗的结束。
- 鱼符最晚分: 鱼符代表分配,暗示战后资源的分配问题。
- 步闲洺水曲: 在洺水边悠闲步行,表达诗人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 笑激太行云: 笑声激荡在太行山的云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欢乐。
- 诗叟未相识: 对友人的期待与心情,显示出人际关系的渴望。
- 竹儿争见君: 竹子争着见友人,表现出自然与友情的和谐。
- 殷勤越谈说: 热切地交流,表现出诗人对文化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比: 描写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情感表达。
- 拟人: 将鸟、鹿等自然生灵赋予人类情感,强化了诗歌的生动性。
- 象征: 剑与弓象征着战争与武力,鸟与鹿则象征着动荡对自然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贤人困境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与对文化的热爱。诗人在忧虑中探寻内心的平静,显示出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巢: 象征安全与安宁,但因动荡而受惊。
- 鹿耳: 象征警觉与恐惧,反映社会的动荡。
- 剑: 象征武力与战争,反映社会动乱的无奈。
- 洺水: 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渴望。
- 竹儿: 象征友谊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蓟师反”是指什么?
- A. 一场战争
- B. 一次叛乱
- C. 一个节日
- D. 一位将军
-
填空题: 诗人通过描写(__)与(__)的关系,体现出自然与人心的联系。
-
判断题: 诗中提到“贤人多在军”,说明社会中的贤良之士都投身于军队。 (对/错)
答案:
- B. 一次叛乱
- 鸟巢,鹿耳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了动荡时期的忧虑与思考。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表达了对战乱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期盼。
诗词对比:
- 孟郊 vs. 杜甫: 两位诗人都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中创作,但孟郊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友谊,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命运与人民疾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