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其七》
时间: 2025-01-19 19:51: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梁莫相遇,草草不复言。
汉家正离乱,王粲别荆蛮。
野泽何萧条,悲风振空山。
举头是星辰,念我何时还。
亲爱久别散,形神各离迁。
未为生死诀,长在心目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家亡、亲友离散的情况下,内心的无奈与思念。诗中提到“河梁莫相遇”,意指在这样的动荡时代即使在河边也难以重逢,言语匆忙且无暇再谈。接着提到“汉家正离乱”,暗指汉朝时期的动荡。王粲的别离则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历史的沧桑。“野泽何萧条”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悲风的呼啸则映衬了诗人的悲伤与孤独。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尽管生死未曾分离,但心中永存的思念让人感到无比痛苦。
注释
- 河梁:指河边的桥梁,象征着相聚与分离。
- 草草:匆忙、简略。
- 汉家:指汉朝,象征着国家的兴衰。
-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诗人,以离别诗著称。
- 荆蛮:指荆州和蛮族,暗示离散的痛苦。
- 野泽:指荒野的泽地,象征着萧条与孤寂。
- 形神各离迁:形体与精神都因离散而流离失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氏,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深情的诗作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感伤。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离乱与不安,表达了对故土、亲友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孟郊的《感怀 其七》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诗中“河梁莫相遇”引入了一个悲凉的氛围,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接着提到的“汉家正离乱”,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国破家亡的痛苦。诗人不仅在表达个人的情感,更是在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
“悲风振空山”一句,使用了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的悲伤,风的呼啸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最后两句“未为生死诀,长在心目间”则将情感提升到一种哲理的高度,强调尽管生死未曾离散,但思念之情却始终存在。这种对亲友的怀念既有具体的情感表达,又充满了对人情的深刻反思,令整首诗具有了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河梁莫相遇”: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无奈。
- “草草不复言”:匆忙的分离,让人无暇再说别离的话。
- “汉家正离乱”:历史背景下的国破家亡,暗示社会动荡。
- “王粲别荆蛮”:象征离别的痛苦,提到王粲的离别诗作。
- “野泽何萧条”:描绘自然的凋零,呼应内心的孤独。
- “悲风振空山”:用自然景象传达悲伤情感。
- “举头是星辰”:抬头仰望星空,表达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 “念我何时还”:思念之情的绵延,渴望重逢。
- “亲爱久别散”:描绘长久的离散对心灵的冲击。
- “形神各离迁”:形体与心灵的双重流离。
- “未为生死诀”:生死未曾分离,但情感依旧深厚。
- “长在心目间”:思念永存于心,时刻提醒着离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情感,如“悲风振空山”。
- 对仗:如“形神各离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亲朋故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河梁:象征相聚与分离,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悲风:自然界的悲鸣,映射内心的孤独。
- 星辰:象征希望与未来,抬头仰望的无奈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河梁”象征着什么? A. 相聚
B. 离散
C. 友谊
D. 战争 -
“汉家正离乱”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
诗人想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愤怒
B. 失落
C. 思念
D. 快乐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长干行》
诗词对比:
- 孟郊的《感怀 其七》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但孟郊更倾向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多地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乐府诗集》
- 孟郊研究文献及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