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孟郊的《山中送从叔简》
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为手中有美玉,就去追求世间的名声;
也不要因为在山中留下足迹,就长久地向人间行走。
松柏虽有霜雪的节操,山间的风泉却没有世俗的声音。
应当怜惜那枯朽的本质,惊讶于这离别的情感。
注释:
- 琼:美玉,象征财富与名声。
- 邀:邀请、追求。
- 迹:足迹、行走的痕迹。
- 松柏有霜操:松树和柏树在寒霜中依然坚韧,象征高洁的品格。
- 风泉:山中的泉水,清凉而无杂声。
- 枯朽质:指枯朽的事物,象征自然的无常。
- 别离情:离别的情愫,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了松柏的意象,松柏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坚贞和高洁,尤其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本色。诗中提到的“霜操”与“风泉”强调了自然界的清净和纯粹,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字东野,号山谷,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同道,被称为“孟贾”。其诗风多以孤独、苦闷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著称。孟郊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山中送从叔简》写于孟郊在山中隐居时,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冷淡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内心情感的重视。此时,诗人可能正面临人生的迷茫和对理想的追求,因此选择了在山中修身养性。
诗歌鉴赏:
《山中送从叔简》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首联通过“莫以手中琼”与“莫以山中迹”的对比,呈现了对追求名声的警示,暗示名利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提到松柏与风泉,松柏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风泉则代表自然的纯净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脱离。最后两句,则将目光转向离别的情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珍贵与脆弱。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深深的哲理思考,既有对理想追求的坚持,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展现了孟郊独特的诗歌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不要因为手中有美玉而去追求世俗的名声。
-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不要因为在山中留下的足迹,就长久地向人间奔走。
-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松柏有着在霜雪中坚守的高洁品格,而风泉则没有世俗的吵杂声。
-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应当珍惜那枯朽的本质,惊讶于分离时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美玉与世俗名声、松柏与风泉,突显了内外之道的不同。
- 象征:松柏象征高洁的品格,风泉则代表自然与宁静。
- 借景抒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强调了珍惜内心情感与人与人之间的珍贵关系。
意象分析:
- 琼:象征财富与名声,代表世俗的追求。
- 松柏:象征坚贞与高洁,体现出对理想品质的追求。
- 风泉:象征自然的纯净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枯朽质:象征生命的无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琼”指的是什么? a) 珍珠
b) 美玉
c) 金钱
d) 书籍 -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象征表现出高洁的品德? a) 梅花
b) 松柏
c) 荷花
d) 柳树 -
诗中提到的“风泉”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名声
c) 纯净与宁静
d) 喧嚣
答案: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反映了人对理想的追求,但更加强调壮丽的自然与豪情壮志。
- 《将进酒》:通过酒的豪放,展现了对人生的放纵与对现实的反叛,与孟郊的隐逸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孟郊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