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怀韩子师尚书》
时间: 2025-01-17 09:23: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怀韩子师尚书
作者: 陈亮 〔宋代〕
白话文翻译:
曾经清洗了天地,问何事让雄心壮志顿时屈服。试着放眼当前的局势,又增添了英勇之士。北方的争斗让人幽愤难平,南方的遗恨因失去狂酋而愈发沉重。算一算,凄凉的部曲中还有几人存活,三分之一。那些老将都已去世,只有郎君出将入相。恩情未报,家国又何以安慰。想到那横飞直上的雄心,有时也会被压制。笑我只知存活安稳,感叹于君子却从不论阶级。休再往百尺高的旧家楼上走,尘埃已经侵蚀了书卷。
注释:
- 曾洗乾坤:曾经清洗天地,指的是经历过大的变革或洗礼。
- 雄图顿屈:指的是雄心壮志突然被压制。
- 英物:指英勇之士。
- 幽愤:形容内心的愤懑和不满。
- 狂酋:指失去的强大领袖。
- 部曲:指那些效忠于某位领袖的士兵或部队。
- 恩未报:未能回报的恩情。
- 横飞直上:形容志向高远。
- 百尺旧家楼:形容老旧的家族建筑,有怀旧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1143年-1194年),字仲明,号敬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目睹了南宋的兴衰与北方的战乱。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尤其在词和诗的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有侵扰、内有纷争的背景下。作者借怀念韩子师尚书,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怀韩子师尚书》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忧虑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开头两句以“曾洗乾坤”引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雄图伟业的失落感。接着,诗人通过对北方战乱和南方失去领袖的描述,渗透出一种深沉的幽愤与无奈。
诗中提到“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更是对士兵命运的沉重反思,彰显出作者对国家衰败的痛心。接着,诗人又转向个人,表达了未能回报恩情的歉意,体现出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也相当精妙,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通过这些诗句,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也能体会到他心中的无奈与愤懑,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洗乾坤,问何事雄图顿屈。”:曾经经历过历史的洗礼,问什么原因让伟大的雄心壮志屈服。
- “试著眼阶除当下,又添英物。”:试着放眼当今的局势,发现又有英勇之士出现。
- “北向争衡幽愤在,南来遗恨狂酋失。”:北方的争斗让人愤懑,南方因失去强大领袖而感到遗憾。
- “算凄凉部曲几人存,三之一。”:计算一下,悲凉的部队中还剩多少人,只有三分之一。
- “诸老尽,郎君出。”:老将们都已去世,只有年轻的郎君出将入相。
- “恩未报,家何恤。”:未能回报的恩情,家国又如何安慰。
- “念横飞直上,有时还戢。”:想到那高远的志向,有时也会遭遇挫折。
- “笑我只知存饱煖,感君元不论阶级。”:嘲笑我只知道如何存活安稳,而感叹君子却从不论及阶级。
- “休更上百尺旧家楼,尘侵帙。”:不再上那高耸的旧家楼,尘埃已经侵蚀了书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曾洗乾坤”暗喻历史的变迁。
- 对仗:如“北向争衡”与“南来遗恨”,增强了音韵的和谐感。
- 夸张:如“百尺旧家楼”,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遗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对英雄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出诗人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对理想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乾坤:象征天地与历史的变化。
- 英物:象征勇敢的英雄。
- 部曲:象征忠诚的士兵。
- 狂酋:象征强大的领袖。
- 旧家楼:象征过去的辉煌与怀旧。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对历史、个人和家国的深刻反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北向争衡”是指什么? A. 北方的和平
B. 北方的争斗
C. 北方的英雄 -
“恩未报,家何恤。”的意思是?
A. 家国安宁
B. 未能回报的恩情
C. 生活富足 -
诗中提到“百尺旧家楼”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追求权利
B. 怀念过去
C. 反映现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与对国家的忧虑。
-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的词作中也有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对比:
- 《满江红》(岳飞):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忠诚,但更加强调了个人的责任感与忠义精神。这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形式和历史背景上则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陈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