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与虞人期猎》
时间: 2025-01-04 06:12: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白话文翻译:
魏文侯与虞人约好去打猎。这一天,正好在饮酒作乐,天却下起了雨。文侯准备出发,身边的人说:“今天正在喝酒作乐,而且天又下雨,您准备去哪里呢?”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去打猎,虽然现在很开心,怎么能不遵守约定呢?”于是,他还是亲自去赴约,最终魏国因此开始强盛。
注释:
- 文侯:指魏国的文侯,魏昭王之父,对外表现出色。
- 虞人:指虞国的人,文侯与其约定一起打猎。
- 期猎:约定去打猎。
- 罢之:停止,放弃。
典故解析:
文侯与虞人期猎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君主重视信义的精神。魏文侯在雨天不顾宴乐,坚守与虞人的约定,显示出他对朋友的信任与重视,这种精神在后来的历史中被广泛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向,字子骏,汉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在古代散文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于寓言和哲理性散文。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汉代,反映了当时对信义的重视及魏国的政治气候。文侯的行为被视为一种积极向上的领导风范,符合当时社会对于道德和义务的期望。
诗歌鉴赏: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一首体现信义与责任感的古诗,文侯的形象在诗中得以升华。文侯与虞人约定猎猎,虽然当天有饮酒作乐,天又下起了雨,但他仍然选择履行与虞人的约定,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其对朋友的重视,更展现了其作为君主应有的责任感。诗中通过文侯的坚持,表达了对信义的尊重与对约定的认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信义不仅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国家稳定与强大的重要因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开篇直接介绍故事背景,文侯与虞人的约定是本诗的核心。
- “是日,饮酒乐,天雨”:描绘了当天饮酒作乐的场景,同时也引入了天气的变化,形成了对比。
-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左右的劝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文侯的关心与对天气的担忧。
-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文侯的回答强调了信义与责任,即使在欢乐的时刻,他也不愿意失信于人。
- “乃往,身自罢之”:文侯最终选择出发,体现了其决策的果敢与坚决。
- “魏于是乎始强”:结尾语句点明了文侯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为魏国带来了强盛的开端,具有历史的深意。
修辞手法:
- 比喻:文侯的行为可视为对信义的比喻,象征着古代君主的责任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紧凑,前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魏文侯坚守约定的行为,强调了信义与责任感的重要性。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德修养,更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积极启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的重视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猎:象征着勇气与机会,古代君主通过猎猎来展示实力与领导力。
- 雨:代表了外在的困难与阻碍,文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选择出发,传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魏文侯与哪个国家的人约定猎猎?
- A. 魏国
- B. 虞国
- C. 楚国
-
文侯在饮酒作乐的情况下做出了什么决定?
- A. 停止饮酒
- B. 不去猎猎
- C. 坚持赴约
-
文侯的行为最终使得哪个国家开始强盛?
- A. 魏国
- B. 虞国
- C. 楚国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关山月》: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信义的追求。
- 《春江花月夜》:通过描绘春夜的美景,表达了对爱与友谊的珍视。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两者都体现了对情感的重视,但《文侯与虞人期猎》更侧重于社会责任与信义,而《静夜思》则更加个人化,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能引发读者的深思。
参考资料:
- 《汉书》
- 《古文观止》
- 刘向的散文与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