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17 10:05:10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你们只顾着参禅,却又被禅的念头所缠绕,这真是可笑,那些来自西方的老秃头(指禅师),不知道骗了多少人。你想继续瞒着我,但我现在已经明白了。只是这些喃喃自语的人,反而被旁人嘲笑。


注释

字词注释

  • 只管:只顾、只要。
  • 参禅:修习禅宗。
  • 萦绕:环绕不去,形容思绪缠绵。
  • 老秃奴:指禅宗的老和尚,常常带有讽刺意味。
  • :欺骗、引诱。
  • :隐瞒、欺骗。
  • 喃喃:低声重复,形容说话的样子。

典故解析: “西来老秃奴”指的是传入中国的禅宗,特别是以大乘禅宗为主的西方传入的和尚。他们以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吸引了许多信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瀛,字景升,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于禅宗的追求与探讨时期。诗中反映出作者对禅宗教义的怀疑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当时流行的宗教信仰的批判态度。


诗歌鉴赏

《卜算子》通过对参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一种复杂情感。诗的开头“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执着与困惑,似乎在说人们虽然努力追求禅的境界,却常常被各种念头所缠绕,难以自拔。这种情感充分反映了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挣扎和迷惘。

接着,诗人用“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来讽刺那些以禅宗为名的高人,暗示这些所谓的禅师可能在利用人们的信仰来谋取利益。这种批判不仅是对个别禅师的不满,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揭示了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

最后两句“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虚假言辞的看透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不仅如此,诗人对“喃喃说底人”的嘲讽,也显露出他对那些沉迷于表面言语的人们的失望。整首诗在讽刺中带有深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禅宗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只管要参禅:开篇直接点出主题,表明人们执着于修行。
  • 又被禅萦绕:指出在修行过程中,内心的纷扰与困惑。
  • 好笑西来老秃奴:讽刺来自西方的禅宗大师,带有调侃意味。
  • 赚了人多少:暗示这些大师通过教义影响信徒,甚至可能存在欺骗。
  • 你待更瞒咱:表达对他人隐瞒真相的不满。
  • 咱也今知晓:表明自己已经觉悟,揭示真相。
  • 只这喃喃说底人:指那些低声自语的人,隐喻那些迷失在言辞中的人。
  • 又被傍人笑:结尾以嘲讽收尾,强化了对这些人的批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老秃奴”比喻禅师,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讽刺:通过幽默的语言来表达批判,使诗歌具有讽刺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禅宗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对伪善的批判,表现出一种对真理的渴望和对表象的揭露,彰显出作者清醒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修行、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 老秃奴:象征着高人、教导者,带有讽刺意味。
  • 喃喃:象征着低语、内心的迷惑与挣扎。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禅宗在中国文化中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觉悟,但诗中通过对其的质疑,反映出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的迷失与困惑。诗人对“老秃奴”的嘲讽,揭示了宗教信仰中可能存在的虚伪与欺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卜算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沈瀛
    D. 白居易

  2. “老秃奴”指的是? A. 老和尚
    B. 诗人
    C. 学者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参禅”主要指什么? A. 参加宴会
    B. 修习禅宗
    C. 旅行
    D. 读书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卜算子》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与思考,但《卜算子》更侧重于对宗教的反思,而《静夜思》则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

粗略解读: 《卜算子》的批判与思考为其增添了深度,而《静夜思》则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了不同时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禅宗与诗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