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篆五柳传帖赞》

时间: 2025-01-17 09:32:39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

唐有遗臣,嗜古好修。

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

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

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这风流。

载酒拂石,寻壑经丘。

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徐铉篆五柳传帖赞
作者: 岳珂 〔宋代〕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
唐有遗臣,嗜古好修。
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
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
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这风流。
载酒拂石,寻壑经丘。
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

白话文翻译

在晋朝,有隐士随意而乐,心中无忧;在唐朝,有遗臣热爱古风,追求修身养性。有的人与夷惠相比,有的人与冰雪相伴。他们的松姿竹操,如同铁画银钩一般之美,融汇了两种绝妙的全美,连接了千年的风流。带着酒,轻轻拂去石上的尘埃,寻访山谷和丘陵。我将怀抱这一切,去享受那栗里之游。

注释

  • 逸民:隐居不仕的人,指那些追求自由生活的人。
  • 遗臣:指唐朝的臣子,因朝代更替而失去权位的人。
  • 夷惠:指古代的智者或贤人,此处指与其相比的高尚品德。
  • 炯松姿:形容松树的挺拔姿态,象征高洁。
  • 筠操:竹子的节操,象征清白正直。
  • 铁画银钩:比喻技艺非常精湛,形容书法或绘画艺术的高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90-约1150),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诗词,尤其以清新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古代文化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是岳珂对徐铉作品的赞美与追忆,体现了他对古代隐士、遗臣的敬仰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融合了对古代文化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徐铉篆五柳传帖赞》是一首表现对古代隐士与遗臣的赞美之作,诗歌开篇便引入历史,指出晋朝的逸民与唐朝的遗臣,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述中使用了“乐天不忧”的词句,表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句“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通过对比展现了隐士的高洁与遗臣的深沉。紧随其后的“炯松姿而筠操”,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松竹的高风亮节,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后段的“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这风流”意在强调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彰显出一种历久弥新的风流韵味。结尾的“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往文化的追忆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隐士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指出晋代有隐士生活悠闲,心境安宁。
  • 唐有遗臣,嗜古好修:唐代的遗臣热爱古文化,修身养性。
  • 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隐士与贤人相提并论,或和高洁的冰雪为伴。
  • 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松竹之美,象征高洁和刚毅。
  • 集二妙之全美:两者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一种美的境界。
  • 载酒拂石,寻壑经丘:带酒旅行,寻访山水之间,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铁画银钩”,形象地比喻书法或绘画的精美。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隐士和遗臣的赞美,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逸民:象征自由与洒脱。
  • 遗臣:象征对古文化的追求与坚守。
  • 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象征闲适与放松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岳珂的《徐铉篆五柳传帖赞》主要赞美的是哪两个历史人物?

    • A. 逸民和遗臣
    • B. 文人和士人
    • C. 皇帝和将军
    • D. 隐士和商人
  2. 诗中提到的“炯松姿而筠操”主要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与正直
    • C. 权力
    • D. 享乐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忧伤
    • B. 欢快
    • C. 向往与赞美
    • D. 愤怒

答案

  1. A. 逸民和遗臣
  2. B. 高洁与正直
  3. C. 向往与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和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和隐逸的美,展现出诗人对山水间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上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隐逸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性与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