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和蔡枢密南京种山药法》
时间: 2025-01-01 17:41:2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奉和蔡枢密南京种山药法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区种抛来六七年,
春风条蔓想宛延。
难追老圃莓苔径,
空对珍盘玳瑁筵。
嘉种勿传河右壤,
灵苗更长阙西偏。
故畦穿斸知何日,
南望锺山一慨然。
白话文翻译:
这块地已经种了六七年,春风中藤蔓似乎要延伸得更远。可惜不能追赶老园子里莓苔的小径,只能对着珍贵的盘子和玳瑁的盛筵空自感叹。好的品种不要传到河的东岸,灵气的苗木应该更向西方生长。老土的翻耕还不知道要到何时,而我只得南望钟山,心中感慨不已。
注释:
- 区种:指特定的种植区域。
- 春风条蔓:春风吹拂,藤蔓生长。
- 老圃:老园,指种植历史悠久的园子。
- 莓苔径:莓苔生长的小路。
- 珍盘玳瑁筵:指美好的盛宴,珍贵的食物。
- 嘉种:好的品种。
- 河右壤:指河的东岸。
- 灵苗:灵气的苗木。
- 阙西偏:指西方的缺口。
- 故畦穿斸:老土地被翻耕。
- 锺山:钟山,指南京的著名山峦。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莓苔”常用来指代生长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生机。钟山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是南京的象征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变法著称,提倡新法,力求富国强兵,并以其诗词著称,风格清新、理性,注重社会的现实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反映了王安石对农业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思考,特别是针对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他通过描绘种山药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尊重与思索。
诗歌鉴赏:
王安石在《次韵奉和蔡枢密南京种山药法》中通过对山药种植的细致描写,表现了对农业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的开头提到“区种抛来六七年”,展现了土地的耕耘与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农民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岁月。接着“春风条蔓想宛延”,春天的生机勃勃映衬出种植的希望与期盼。诗中通过“难追老圃莓苔径”,表现出对过去丰收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这种情感在古今农民的心中都有共鸣。
“空对珍盘玳瑁筵”一句,转而描绘宴席的盛大,却是对比出农田的辛苦,形成鲜明反差,突显出种植与享受之间的距离。接下来的“嘉种勿传河右壤”,表达了对种植品种的珍惜与对不当传播的警惕,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知识和实践的重视。
最后“南望锺山一慨然”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理想的追求。整体来看,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反映了王安石对农业、自然和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区种抛来六七年:过去六七年在这里种植,时间长久,表现出耐心和对土地的投入。
- 春风条蔓想宛延:春风吹拂下,藤蔓生长的想象,充满了生机。
- 难追老圃莓苔径:老园的美好已不可追,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 空对珍盘玳瑁筵:眼前的宴席虽美,却感到空虚。
- 嘉种勿传河右壤:好的品种应当珍惜,不应随意传播,透露出对资源的珍视。
- 灵苗更长阙西偏:灵气的苗木应向西生长,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
- 故畦穿斸知何日:老土的翻耕,不知何时才能完成,流露出对时光的感伤。
- 南望锺山一慨然:南望钟山,心中感慨,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风条蔓”,将春风和植物生长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
- 对仗:如“故畦穿斸知何日”,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难追老圃”,“空对珍盘”,通过夸张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业生活的重视与对自然的敬畏,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暗示着农作物的生长。
- 莓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好。
- 珍盘玳瑁:代表着丰盛的宴席,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锺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永恒,表达诗人内心的慨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风条蔓”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夏天的炎热 -
“嘉种勿传河右壤”中的“嘉种”指的是什么? A. 坏的种子
B. 好的品种
C. 普通的种子
D. 大量的种子 -
诗人最后南望锺山,表达了他对什么的感慨? A. 对美食的渴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诗风有显著差异。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情壮志,充满激情,而王安石则更注重现实和自然的描写,两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