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持国见访》
时间: 2025-01-19 19:5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韩持国见访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无求。
弱力惮耕稼,衣食当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头。
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
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
治民岂吾能,闲僻庶可偷。
谬恩当徂冬,黾勉始今秋。
岂敢事高蹇,茫然乖本谋。
抚心私自怜,仰屋窃叹愀。
强骑黄饥马,欲语将谁投。
赖此城下宅,数蒙故人留。
揽衣坐中庭,仰视白云浮。
白云御西风,一一向沧洲。
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
白话文翻译:
我的一生不是像葫芦那样随意,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没有追求。
力气微弱害怕耕作,
衣食总得依赖周围的流动。
我二十岁时刚起家,如今已白头。
忧愁和伤感已使我意志消沉,
罢病之后恐怕难以痊愈。
我在江湖上求助过,屡次乞求东南的州官。
治理百姓岂是我所能,
闲散的生活或许可以偷闲。
错误的恩惠将至冬天,
我勉强自己才开始在今秋。
我怎敢去做艰难的事情,
茫然无措与我的本谋乖离。
抚心自怜,仰望屋顶默默叹息。
骑着饥瘦的马,我想要倾诉,但又将对谁倾诉呢?
幸而这城下的宅子,几位故人曾留我。
我在庭中坐下,仰望白云飘浮。
白云迎着西风,一一朝着沧海飘去。
我如何能够得到两只黄鹄,
骑着它们与云游荡?
注释:
- 匏瓜:指葫芦,象征随意、无拘束的生活。
- 弱力惮耕稼:体弱的我害怕进行耕作。
- 江湖把一节:在江湖上寻求帮助的经历。
- 谬恩:错误的恩惠,指不清楚的恩赐。
- 两黄鹄:黄鹄指一种鸟,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主张新法,强调理政和民生,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福祉。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王安石在任职期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无奈,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困境。
诗歌鉴赏:
《韩持国见访》是王安石在晚年时写的一首诗,表现了他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几句以自谦的口吻,承认自己生存的局限与对生活的求索,展现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中“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表达了诗人因忧愁而导致身体的虚弱和精神的疲惫,似乎在诉说着他对人生的失落与挫败感。而“骑着饥瘦的马,欲语将谁投”,则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阴郁的情绪笼罩着他。
然而,尽管有诸多不如意,诗人依然向往自由与理想,最后一句“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则表现了他渴望与理想的自由生活,追求精神的解放与心灵的慰藉。这种矛盾而又美丽的情感,正是王安石个性与思想深度的展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无求。”:我这一生不应如同葫芦那样随意,生活中还是有追求。
- “弱力惮耕稼,衣食当周流。”:身体虚弱使我害怕耕作,生活的衣食却依赖周围的流动。
-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头。”:我从二十岁开始创业,如今已是白头。
- “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愁苦和伤感让我意志消沉,罢病后恐怕难以恢复。
- “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在江湖上寻求帮助,屡次请求东南的州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葫芦,显示无所追求的态度。
- 对仗:如“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白云:象征自由与理想,表现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黄鹄:象征追求高远的理想与超脱的生活。
- 东南州:引申出诗人对政治与治理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余生非匏瓜”的意思是什么?
- A. 生活随意
- B. 生活有追求
- C. 生活艰难
-
“安得两黄鹄”中的黄鹄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自由与理想
- C. 权力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韩持国见访》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王安石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在豪放中追求生的快意与自由。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