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雪溪傍》

时间: 2025-01-08 21:39:36

爱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滨。

断梢惊宿鸟,倒竹碍行人。

叠叠畲堪数,层层屋顿匀。

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雪溪傍 利登 〔宋代〕

爱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滨。 断梢惊宿鸟,倒竹碍行人。 叠叠畲堪数,层层屋顿匀。 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

白话文翻译:

我因为喜爱雪景而夜不能寐,清晨时分漫步到水边。 折断的树梢惊飞了栖息的鸟儿,倒下的竹子阻碍了行人的道路。 层层叠叠的田地清晰可数,一排排房屋整齐均匀。 梅花难以辨认,只觉得暗香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

  • 断梢:折断的树梢。
  • 倒竹:倒下的竹子。
  • 畲:田地。
  • 顿匀:整齐均匀。
  • 暗香:淡淡的香气,这里指梅花的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此诗描绘了清晨雪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雪后的清晨,诗人因爱雪而夜不能寐,清晨时分漫步至水边,观察雪后的自然景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雪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静美。首句“爱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滨”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和清晨漫步的情景。中间两句“断梢惊宿鸟,倒竹碍行人”生动描绘了雪后自然的细节,既有动态的惊鸟,也有静态的倒竹,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后两句“叠叠畲堪数,层层屋顿匀”则展现了雪后田地和房屋的整齐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最后一句“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巧妙地点出了梅花的暗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滨”:诗人因爱雪而夜不能寐,清晨时分漫步到水边,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和对清晨景色的期待。
  2. “断梢惊宿鸟,倒竹碍行人”:描绘了雪后自然的细节,折断的树梢惊飞了栖息的鸟儿,倒下的竹子阻碍了行人的道路,生动展现了雪后的景象。
  3. “叠叠畲堪数,层层屋顿匀”:展现了雪后田地和房屋的整齐景象,层层叠叠的田地清晰可数,一排排房屋整齐均匀,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
  4. “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巧妙地点出了梅花的暗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增添了诗的意境和韵味。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断梢惊宿鸟”中的“惊”字,赋予了树梢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
  • 对仗:如“叠叠畲堪数,层层屋顿匀”中的“叠叠”与“层层”,“堪数”与“顿匀”,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雪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宁静安详的心境,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 断梢:折断的树梢,象征着雪后的自然变化。
  • 倒竹:倒下的竹子,象征着雪后的自然障碍。
  • 叠叠畲:层层叠叠的田地,象征着雪后的宁静和谐。
  • 暗香:梅花的淡淡香气,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什么时间漫步到水边? A. 清晨 B. 傍晚 C. 深夜 D. 中午
  2. 诗中提到的“断梢”和“倒竹”分别象征什么? A. 自然变化和自然障碍 B. 春天的到来和冬天的离去 C. 宁静和谐和繁忙喧嚣 D. 暗香和明香
  3. 诗的最后一句“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离去 C. 梅花的美丽 D. 雪的纯净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心境。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词对比:

  • 利登的《观雪溪傍》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利登的诗更注重细节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整体的意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多首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