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词 其四 内廷》

时间: 2025-01-04 08:46:30

双金缕胜延嘉节,五綵为幡奉紫廷。

春色渐浓人未觉,玉阶杨柳半青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金缕胜延嘉节,
五彩为幡奉紫廷。
春色渐浓人未觉,
玉阶杨柳半青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的景象,双金缕的彩带胜过了延续的节日,五彩的幡旗在紫色的宫廷中高高飘扬。春天的色彩渐渐浓厚,人们却还未察觉到变化,玉阶前的杨柳已经开始半青。

注释:

  1. 双金缕:金缕是用金线织成的绸缎,双金缕指用双层金缕装饰的物品,象征华美。
  2. 延嘉节:指延续的节日,可能指某个特定的节庆。
  3. 五彩为幡:指用五种颜色的布料制成的幡帜,象征喜庆和热闹。
  4. 紫廷:指紫色的宫廷,紫色常与权贵和高贵相联系。
  5. 春色渐浓:春天的色彩逐渐加深,暗示春意盎然。
  6. 玉阶:指用玉石铺成的台阶,象征高贵和优雅。
  7. 杨柳半青青:杨柳刚刚发芽,颜色尚未完全变绿,表现出春天的初始。

典故解析:

“金缕”和“紫廷”均与古代宫廷文化相关,金缕常用于皇室的服饰和装饰,紫色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通过这些元素,诗人传达出立春时节的喜庆氛围及其在皇宫中的特殊庆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诗人,政治家。其词风清丽婉约,富有情趣,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立春日词》系列诗作是在春天到来之际,反映了古代宫廷对春天的重视和庆祝,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知。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主题,展现了立春日内廷的华美景象。开头两句用华丽的装饰和欢庆的氛围引出春天的到来,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双金缕和五彩幡的描写不仅塑造了热闹的节日气氛,也暗示了这一时节的喜悦与生机。

后两句则通过观察自然,表现出春天的悄然来临。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渐浓”与“未觉”的对比,强调了人们在繁华和忙碌中对自然变化的忽视。杨柳的描写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春意,借以传递诗人对春天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体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古代宫廷的繁华与生动,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变化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金缕胜延嘉节:双层金缕的华美超越了节日的装饰,表现出一种华丽的庆祝气氛。
  2. 五彩为幡奉紫廷:五彩的幡帜在紫色的宫廷中高悬,象征着节日的隆重。
  3. 春色渐浓人未觉:春天的色彩逐渐加深,但人们却未能察觉。
  4. 玉阶杨柳半青青:玉石阶前的杨柳已初展新芽,象征着春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金缕、五彩幡等描写不仅是具体的物象,更象征着美好和华丽的生活。
  • 拟人:春色的“渐浓”与“未觉”,赋予了自然以情感,表现出春天的温柔与细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立春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反映了人们在繁华生活中对自然的忽视,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意象分析:

  1. 金缕:象征华美与尊贵,代表着宫廷的繁华。
  2. 五彩幡:象征喜庆和热闹,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3. 紫廷:象征皇权与高贵,体现了古代文化的象征意义。
  4. 杨柳:象征生命的复苏和春天的气息,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金缕”象征什么? A. 普通的衣物
    B. 华美的装饰
    C. 贫穷的生活
    D. 田野的景象

  2. 诗中提到的“春色渐浓人未觉”中“未觉”的意思是? A. 早已知道
    B. 尚未察觉
    C. 感觉强烈
    D. 忽略不计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艰辛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秋天的思念
    D. 对夏天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宋代苏轼的《春宵》

诗词对比:

  • 晏殊的《立春日词》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宫廷的华丽与生机,而后者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