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花》
时间: 2025-01-04 08:05: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斗百花
陆求可 〔清代〕
乍雨乍晴天晓。轻土白沙耕早。
午桥春色无边,碎锦满枝光耀。
独占芳辰,点点露湿花须,
树树影筛清沼。更有游丝袅。
高兴争春,一队红妆来了。
幕天席地,莫教叹声惊扰。
不怕杯空,酒家只在村中,
何用牧童相报。
白话文翻译
在这乍雨乍晴的清晨,轻薄的泥土和洁白的沙子已经开始耕作。
午后的桥边,春色无限,树枝上满是像碎锦一样的光彩。
独自占有这美好的时光,露珠湿润了花瓣,
树影在清澈的水面上摇曳。还有那游丝轻轻飘荡。
欢快地迎接春天,一队穿着红妆的姑娘们来了。
在广阔的天空和大地上,莫要让叹息的声音打扰了这美好。
即使杯子空了,酒家就在村子里,
何必让牧童来传递消息。
注释
- 乍:突然,刚刚。
- 轻土白沙:指春耕时的泥土和沙子,象征春天的生机。
- 午桥:指中午时分的桥。
- 碎锦:形容春天的花朵绚丽,像碎片的锦缎。
- 芳辰:美好的春天。
- 点点露湿花须:露水湿润了花朵的须根。
- 树树影筛清沼:树影摇曳在清澈的水面上。
- 游丝:春天的丝线般的细雨或柳絮飘荡。
- 一队红妆:形容一队打扮得美丽的女子。
- 幕天席地:形容开阔的户外场景。
- 杯空:酒杯空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因政治动荡而辗转各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在清代,农耕文化盛行,春耕的场景常常成为诗人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斗百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细腻地刻画出春天的气息:乍雨乍晴的清晨,春耕的场景,以及满树的花朵和柳丝的飘动,所有这些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诗的开头便以“乍雨乍晴天晓”引入,营造出一种变化无常的自然状态,显示了春天的不确定性,但同时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希望。接着,诗人描绘了春耕的场景,“轻土白沙耕早”,展现了农民们早起劳作的身影,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午桥春色无边,碎锦满枝光耀”则用色彩鲜艳的意象,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繁华。诗人在结尾处提到“酒家只在村中”,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雨乍晴天晓:描绘了早晨多变的天气,暗示春天的变化。
- 轻土白沙耕早:展现农民在春天早起耕作的场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 午桥春色无边:描述午后桥边的春色,意象丰富,富有层次感。
- 碎锦满枝光耀:用“碎锦”比喻花朵的绚丽,生动形象。
- 独占芳辰: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珍惜。
- 点点露湿花须:描绘露水湿润花瓣的细腻场景,充满生机。
- 树树影筛清沼:展现树影在水面上的美丽反射,意象优美。
- 更有游丝袅:引入春天的细雨或柳絮,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高兴争春,一队红妆来了:描绘春天的热闹场景,增添了人情味。
- 幕天席地:形容开阔的户外场景,营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
- 不怕杯空:表现出即使杯子空了,生活依然愉快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碎锦”比喻花朵,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通过“春色无边”赋予春天以生命,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幕天席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体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态度,传达了愉悦和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和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花:象征美丽和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繁盛。
- 露水:象征清新和滋润,表现出春天的温暖。
- 树影:象征宁静与和谐,展现自然的美好。
- 酒家:象征生活的乐趣,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午桥春色无边”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春天的色彩
- C. 农民的耕作
- D. 河流的清澈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轻土白沙耕早”指的是___(自然景象/农事活动/人情世态)。
-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消极态度。(对/错)
答案:
- B
- 农事活动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晨曦的宁静,而陆求可的《斗百花》则展示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
-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利用更为简练的语言展现春天的变化,与《斗百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陆求可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