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时间: 2025-01-06 14:01:24祇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
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两摘南枝花。
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
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誇。
恣倾白蜜收五棱,细斸黄土栽三桠。
朱明洞裹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山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洼。
径从此路朝玉阙,千里莫遣毫釐差。
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
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
相携行到水穷处,庶几一见留子嗟。
千年枸杞常夜吠,无数草棘工藏遮。
但令凡心一洗濯,神人仙药不我遐。
山中归来万想灭,岂复回顾双云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作者:苏轼
祇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
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两摘南枝花。
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
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誇。
恣倾白蜜收五棱,细斸黄土栽三桠。
朱明洞裹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山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洼。
径从此路朝玉阙,千里莫遣毫釐差。
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
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
相携行到水穷处,庶几一见留子嗟。
千年枸杞常夜吠,无数草棘工藏遮。
但令凡心一洗濯,神人仙药不我遐。
山中归来万想灭,岂复回顾双云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同游白水山的情感。开头,作者感叹自己只知道楚国和越国相隔遥远,却不知彼此的心肝相连,犹如一家人。接着,作者用“此身如线”比喻自己在世俗生活中被牵引,左右摇摆,像缫车一般。诗中提到误入朝市,感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同在山林与城市之间的转换。作者希望能隐居于稚川,但又想先与灵运一起游览永嘉。接下来,诗中提到与历史人物虞舜和六祖的接触,展现了对历史的敬仰。
作者在描绘自然美景时提到五色羽和南枝花,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饮食方面,作者描绘了丰盛的美食,展现了山中生活的惬意。接着,作者感叹世人对美食的浮夸与信任的缺乏,借此表达对生活简朴的追求。
最后,作者流露出与故人相聚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强调了兄弟情义的珍贵。整首诗通过对游山的描写,融汇了自然、友情与人生哲理,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注释
- 楚越:指楚国与越国,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象征遥远的距离。
- 缫车:用来缫丝的工具,象征生活的繁忙与纠缠。
- 灵运: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代表隐逸的生活。
- 虞舜:中国古代的明君,以德治国,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六祖:指禅宗六祖慧能,代表佛教的智慧与启示。
- 白蜜:指自然的甜美,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作品以词、诗、散文见长,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反映人生哲理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与友人同游白水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在当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游山玩水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是一首兼具哲理与自然景观的诗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谊、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开篇以“祇知楚越为天涯”引入,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接着以“此身如线自萦绕”形象地描绘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纠缠,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
在诗中,苏轼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与虞舜、六祖等人物的联系,表明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求。接下来的自然描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赤鱼、白蟹、黄柑、绿橘等美食让人感受到山中生活的惬意与丰盛,折射出他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最后,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思念与兄弟情义的重视,使整首诗更加深情厚重。最后几句不仅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如一幅山水画,既有自然的壮美,又蕴含深邃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祇知楚越为天涯:只知道楚国和越国相隔遥远。
- 不知肝胆非一家:却不知道彼此的心肝如同一家。
- 此身如线自萦绕:自己就像一根线被牵引着。
- 左旋右转随缫车:左右旋转,像缫车一样忙碌。
- 误抛山林入朝市:误入了繁华的朝市,远离山林。
- 平地咫尺千褒斜:在平地上,距离似乎变得很近。
- 欲从稚川隐罗浮:想在稚川隐居,追求悠闲。
- 先与灵运开永嘉:想先与陶渊明一起游览永嘉。
- 首参虞舜款韶石:首先去拜访虞舜的韶石。
- 次谒六祖登南华:其次去拜见六祖慧能的南华山。
- 仙山一见五色羽:在仙山上看到五色羽毛的美景。
- 雪树两摘南枝花:在雪树下采摘南枝的花。
- 赤鱼白蟹箸屡下:经常用筷子夹起赤鱼白蟹。
- 黄柑绿橘笾常加:餐桌上总是有黄柑和绿橘。
- 糖霜不待蜀客寄:不需要蜀地的客人来寄送糖霜。
- 荔支莫信闽人誇:不要相信闽地人对荔枝的夸赞。
- 恣倾白蜜收五棱:尽情地倾倒白蜜,收集五棱之蜜。
- 细斸黄土栽三桠:小心地耕种黄土,栽种三根枝桠。
- 朱明洞裹得灵草:在朱明洞里得到了灵草。
- 翩然放杖凌苍霞:轻盈地放下手杖,凌驾于苍霞之上。
- 岂无轩车驾熟鹿:难道没有车马驾着熟鹿吗?
- 亦有鼓吹号寒蛙:也有鼓声和蛙鸣的声音。
- 山人劝酒不用勺:山人劝我喝酒,不用勺子。
- 石上自有樽罍洼:石头上自然有酒樽和酒罍。
- 径从此路朝玉阙:沿着这条路朝玉阙而去。
- 千里莫遣毫釐差:千里之行不要让毫厘的差错发生。
- 故人日夜望我归:老朋友日夜盼望我回归。
- 相迎欲到长风沙:想在长风沙中相迎。
- 岂知乘槎天女侧:谁能想到乘筏的天女在旁。
- 独倚云机看织纱:独自倚靠在云机旁,看着织纱。
- 世间谁似老兄弟:世间谁能像老兄弟一样。
- 笃爱不复相疵瑕:深厚的爱没有瑕疵。
- 相携行到水穷处:携手同行直到水尽头。
- 庶几一见留子嗟:希望能有一次见面,留下感慨。
- 千年枸杞常夜吠:千年枸杞常在夜里呼啸。
- 无数草棘工藏遮:无数草丛和荆棘遮挡。
- 但令凡心一洗濯:只要凡心能洗涤。
- 神人仙药不我遐:神人和仙药不再与我远离。
- 山中归来万想灭:从山中回来,万般思虑消亡。
- 岂复回顾双云鸦:难道还会回头看双云中的乌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此身如线”比喻人的生活状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山人劝酒”,将山人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山的体验,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蕴含着人生哲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与宁静。
- 食物:如赤鱼、白蟹,象征丰盛的生活。
- 历史人物:如虞舜、六祖,象征传统文化的敬仰。
- 自然景观:五色羽、南枝花,象征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中,哪个不是与他相关的?
- A. 虞舜
- B. 六祖
- C. 陶渊明
- D. 李白
-
填空题:诗中提到“此身如线”,形容了作者的__。
-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繁华生活的追求。
- 对
- 错
答案
- D. 李白
- 生活状态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格更为清淡。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山水意境,情感更为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相关资料与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