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

时间: 2025-01-17 10:00:46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

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竹簟水风眠昼永,玉堂制草落人间。

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絮飞时笋箨斑,风流二老对开关。
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竹簟水风眠昼永,玉堂制草落人间。
应容缓急烦闾里,桑柘聊同十亩闲。

白话文翻译

在柳絮飞舞的季节,笋芽斑驳点缀,
风流的二老在门前对坐畅谈。
我为了雪芽而向阳羡求取,
你应当将乳水赠与惠山。
竹席上,水边的风让人昼眠无尽,
玉堂中草木纷纷落入人间。
应当宽容急躁的烦恼,
桑树和柘树下,聊聊十亩的悠闲。

注释

  • 柳絮:柳树的絮状花絮,春天时随风飘散,象征春天的来临。
  • 笋箨:笋的嫩叶,指春天的新生事物。
  • 二老:指年长的朋友,通常用于称呼知交好友。
  • 阳羡:阳羡是古代名茶的产地,象征高雅的生活。
  • 乳水:指山泉水,清甜可口。
  • 竹簟:竹制的席子,常用于夏季的凉席。
  • 玉堂:形容高雅的住宅或书房,用于隐喻理想的生活环境。
  • 桑柘:桑树和柘树,常用于描绘乡村的恬静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兼具清新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苏轼居住在毗陵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及对生活的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自然景物入手,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境。开头的“柳絮飞时笋箨斑”便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柳絮轻盈而飘散,笋芽则象征着新生,给人以清新、蓬勃的感觉。接着“风流二老对开关”中的“风流”不仅是对朋友的赞美,也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提到的“雪芽”和“乳水”,展现了苏轼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阳羡的雪芽象征着高雅的品味,而惠山的乳水则暗示了友人的慷慨。整首诗在描绘宁静田园生活的同时,也透出一种哲理,强调应当宽容对待生活中的烦恼。结尾“桑柘聊同十亩闲”则将主题升华,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对自然和友谊的深情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絮飞时笋箨斑:春天柳絮飞舞,笋芽斑驳,描述了春天的生机。
  • 风流二老对开关:描绘两位老人在门前对坐,气氛悠然自得。
  • 雪芽我为求阳羡:苏轼向阳羡求取雪芽,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乳水君应饷惠山:请求友人给予惠山的乳水,表达对友谊的期待。
  • 竹簟水风眠昼永:描述竹席上的凉风,让人觉得白天的宁静与悠长。
  • 玉堂制草落人间:形容高雅的生活环境,草木纷纷落下,寓意自然的流转。
  • 应容缓急烦闾里:建议宽容对待生活中的烦恼,不必急躁。
  • 桑柘聊同十亩闲:最后回归闲适的田园生活,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如雪芽和乳水。
  • 对仗:如“竹簟水风”和“玉堂制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乳水君应饷”。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珍视,强调了宽容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絮: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柔美。
  • 笋箨:代表新生与希望。
  • 雪芽:象征高雅与清新。
  • 乳水:表达自然的恩赐与友人的慷慨。
  • 竹簟、玉堂:象征理想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絮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死亡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2. “二老”指的是?

    • A) 年轻人
    • B) 年长的朋友
    • C) 不相识的人
  3. 诗中提到的“阳羡”是什么地方的产物?

    • A) 美酒
    • B) 名茶
    • C) 美食

答案

  1. B) 春天的生机
  2. B) 年长的朋友
  3. B) 名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对友谊的向往,但更强调孤独与自由。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苏轼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