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庚辰岁元夕》

时间: 2024-09-19 20:52:33

去年元夕。

曾被雪花淹黑。

到今年。

稳料春能霁。

谁知月怕圆。

雨偏连夜雨,天竟不成天。

阁过观灯兴,待明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女冠子·庚辰岁元夕
作者:黄之隽 〔清代〕

去年元夕。曾被雪花淹黑。
到今年。稳料春能霁。
谁知月怕圆。雨偏连夜雨,
天竟不成天。阁过观灯兴,
待明年。

白话文翻译:

去年元宵节,我曾被雪花淹没,
今年我本以为春天会放晴,
谁知道今夜月亮却不敢完全圆满,
偏偏又是连绵的夜雨,
天色竟然变得如此阴沉。
我在阁楼上观灯的兴致,
只好期待明年再来。

注释:

  • 元夕:指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 淹黑:被雪花覆盖,黑暗的景象,暗示天气恶劣或心情沉重。
  • :指雨后天晴,春天的明媚。
  • 连夜雨:形容夜间持续下雨,影响了节日的气氛。
  • :指楼阁,这里用作诗人的观灯之处。

典故解析: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常与观灯、吃元宵等活动相关。诗中提到的“雪花”和“雨”,暗示了自然的变化与人们心情的对比,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失落。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之隽,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擅长诗词,其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庚辰年元宵节,诗人在经历了去年的元宵节的雪后,面对今年的阴雨天气,表达了对美好节日的不尽失落和期待,反映出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带来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女冠子·庚辰岁元夕》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向往与失落。开篇以“去年元夕”引入,勾起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接着通过“雪花淹黑”描绘出去年的严寒氛围,与今年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原本期待春天的到来,然而现实却是“月怕圆”、“连夜雨”的阴郁,显示出一种失望与无奈的情感。

诗中“天竟不成天”一语,传达了诗人内心的郁闷与对理想状况的渴望,而“阁过观灯兴”则暗示了对未来的期盼,尽管今年的节日被雨水淹没,但诗人依然抱有希望,期待明年的元宵能够如愿以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敏感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关系,流露出一种人生哲理:即便环境再糟糕,也要保持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元夕。曾被雪花淹黑。:回忆去年的元宵节,被雪花覆盖,暗示当时的困境。
  • 到今年。稳料春能霁。:期待今年春天会放晴,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乐观。
  • 谁知月怕圆。雨偏连夜雨,:出乎意料的天气变化,月亮没有圆满,雨水淹没了节日的气氛。
  • 天竟不成天。阁过观灯兴,:天色阴沉,诗人的观灯兴致受到了打击。
  • 待明年。:寄希望于来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元宵节的雪花比作一种阴影,象征着失落。
  • 拟人:“月怕圆”赋予了月亮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雨偏连夜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忧伤而又坚韧的情感基调,传达出在挫折中依然要向前看,怀抱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花:象征孤独与失落,暗示过去的苦寒。
  • 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未能圆满则反映了现实的无奈。
  • :象征阻碍与忧愁,影响了节日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夕节通常用来庆祝什么?

    • A. 春节
    • B. 元宵节
    • C. 中秋节
  2. “月怕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阁”指的是什么?

    • A. 楼阁
    • B. 房子
    • C. 桥

答案:

  1. B. 元宵节
  2. B. 失落
  3. A. 楼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女冠子·庚辰岁元夕》:两者都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但情感基调不同,前者充满了欢愉与热闹,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