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德清》

时间: 2025-01-04 07:06:45

波鸣船板唤晨兴,倦睫揩摩得梦醒。

到县阴晴休更问,野禽声已喜人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波鸣船板唤晨兴,
倦睫揩摩得梦醒。
到县阴晴休更问,
野禽声已喜人听。

白话文翻译:

船板上的波浪声唤醒了晨兴,
睁开疲倦的眼睛,擦去梦中的余影。
到达县城阴晴变化无需再询问,
野禽的叫声已让人感到愉悦。

注释:

  • 波鸣:波浪撞击船板所发出的声音。
  • 船板:船的底板,这里指的是在水上行船时的状态。
  • 倦睫:疲倦的眼睫毛,形容刚刚醒来时的状态。
  • 揩摩:擦拭、摩擦。
  • 得梦醒:从梦中醒来。
  • 到县:到达县城。
  • 阴晴:天气的变化。
  • 休更问:不再询问。
  • 野禽:野生的鸟类。
  • 喜人听:令人愉悦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生活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明,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作者舟行至德清的途中,表达了晨起的清新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宁静心态。

诗歌鉴赏:

《行次德清》是一首描写自然与清晨生活的诗。开篇“波鸣船板唤晨兴”,通过波浪撞击船板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动感,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紧接着“倦睫揩摩得梦醒”,描绘了诗人刚醒时的状态,眼睫毛疲倦,似乎还留有梦境的余韵,表现了一种清晨的慵懒与舒适感。第三句“到县阴晴休更问”,显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表达“无论天气如何,生活依旧要继续”的哲学思考。最后一句“野禽声已喜人听”,则通过野禽的鸣叫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欢快与生机,给人以欣慰的感觉。整首诗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生活气息,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波鸣船板唤晨兴:波浪的声音在船板上回响,唤醒了清晨的宁静。此句通过声音来传达清晨的氛围。
  • 倦睫揩摩得梦醒:疲倦的眼睫毛被轻轻擦拭,梦境的余韵渐渐消散,诗人从梦中苏醒,这里展现了从梦境到现实的转换。
  • 到县阴晴休更问:表示到达县城,天气的阴晴变化无需再去询问,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 野禽声已喜人听:野生鸟类的叫声令人愉悦,传达出自然的声音带来的生命力。

修辞手法:

  • 本诗多用比喻与拟人手法,波浪被描绘成有声音的存在,表达了自然的灵动感。
  • 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活力。
  • 晨兴: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倦睫:表现疲倦与梦境的交错。
  • 野禽声:象征自然的愉悦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波鸣船板唤晨兴”中的“晨兴”指的是什么?

    • A. 晚上
    • B. 清晨
    • C. 中午
    • D. 黄昏
  2. “倦睫揩摩得梦醒”中“倦睫”指的是?

    • A. 疲倦的眼睛
    • B. 清新的眼神
    • C. 快乐的状态
    • D. 迷迷糊糊的感觉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 王维《鹿柴》: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平和。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与王维的诗,张镃的作品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王维则更注重心灵的宁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山水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