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

时间: 2025-01-01 16:25:56

湖平木落摇空阔。

叶底流泉鸣复咽,酒边清漏往时同,花里朱弦纤手抹。

风光过手春冰滑。

十事违人常七八。

不将白发并黄花,拟下清流揽明月。

意思解释

木兰花(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

作者:陈师道 〔宋代〕

原文展示:

湖平木落摇空阔。
叶底流泉鸣复咽,
酒边清漏往时同,
花里朱弦纤手抹。
风光过手春冰滑。
十事违人常七八。
不将白发并黄花,
拟下清流揽明月。

白话文翻译:

湖面平静,树木的叶子在空中摇曳,显得格外宽广。
树叶底下,流水发出哗啦的声响,似乎在低声啜泣;
酒杯旁的时光缓缓流逝,犹如往昔的美好时光;
在花丛中,细腻的朱弦被纤细的手轻轻抹拭。
春光在手中滑过,宛如春冰般柔滑。
人生的十件事中,常常有七八件与人意愿相悖;
我不愿意将白发与黄花相提并论,
只想沿着清流,去捞取那明亮的月光。

注释:

  • 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象征秋天的来临,暗示时光流逝。
  • 流泉鸣复咽:流水声清脆而又似在低声啜泣,表达对往日的怀念。
  • 朱弦:指古琴,象征优雅与文人情怀。
  • 清流揽明月:意指追求理想与美好,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季直,号静轩,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汝阴湖畔,诗人借助湖光山色,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体现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吸引着读者。诗中通过描绘湖面平静与树木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宁静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宽广与纷扰。诗人以“流泉鸣复咽”来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流动的泉水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岁月的回响,充满了感伤的情绪。

接下来的“酒边清漏往时同”,诗人将酒与时光相联,暗示酒杯中不仅有酒,更有故事和回忆。细腻的“朱弦”出现在花中,象征着文人雅趣,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思考。

末尾的“不将白发并黄花,拟下清流揽明月”,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白发与黄花象征着衰老与时光的流逝,而“清流”和“明月”则是理想与美好的象征,诗人希望在纷扰的生活中,能寻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湖平木落摇空阔:描绘湖面平静与树木摇曳,营造出广阔的自然景象。
  2. 叶底流泉鸣复咽:流泉的声音在树叶底下,既清脆又略显哀伤,体现对往昔的怀念。
  3. 酒边清漏往时同:酒与时光交织,暗示过往的美好时光。
  4. 花里朱弦纤手抹:朱弦的出现,传达出文人对艺术的热爱。
  5. 风光过手春冰滑:春天的美好如同冰面一般,易逝而宝贵。
  6. 十事违人常七八:人生中常有许多事情不如意,体现对人生的思考。
  7. 不将白发并黄花:拒绝将衰老与美好相提并论,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8. 拟下清流揽明月:追求理想与美好,渴望宁静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风光过手春冰滑”,将春天的美好比作冰,突出其脆弱与易逝。
  • 对仗:如“酒边清漏往时同”和“花里朱弦纤手抹”,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流泉鸣复咽”,赋予流水以情感,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宁静与宽广,象征人生的无限可能。
  • 流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朱弦:代表艺术与文人的情怀。
  • 明月:象征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湖平木落”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A. 宁静
    B. 喧哗
    C. 忧伤
    D. 惊恐

  2. “不将白发并黄花”中的“白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美好
    D. 理想

  3. 诗中提到的“清流”和“明月”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理想与美好
    C. 生活的烦恼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明月与理想的追求,但更多的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青玉案》: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与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