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寺山》

时间: 2025-01-19 14:52:06

晴山堪著眼,别意不胜秋。

小作三年别,聊为五斗谋。

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寺山
陈师道 〔宋代〕

晴山堪著眼,别意不胜秋。
小作三年别,聊为五斗谋。
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晴朗的山景,令人心旷神怡,但离别的情感却在秋天的氛围中愈加浓厚。虽然我在这里小住了三年,心中依旧想为生计而奔波。必须得趁着下泽水的时候出发,而不必等到壶头的时刻。预感到即将登临之地,心中常常忆起马少游的游历。


注释:

字词注释:

  • : 可以,能够。
  • 著眼: 直视,目光所及。
  • 别意: 离别的情绪。
  • 不胜: 无法承受,形容感情深重。
  • 小作: 小规模的工作或生计。
  • 五斗谋: 指谋生的方式,历史上五斗米的说法。
  • 乘下泽: 乘坐船只在水面上行驶。
  • 壶头: 指河流或水源的源头。
  • 预恐: 担心,预先感到恐惧。
  • 登临处: 爬上去的地方,通常指高处。
  • 马少游: 指南宋诗人马致远,以游历和游玩著称。

典故解析:

  • 马少游: 马致远的笔名,代表了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提到他,表达了对自由游历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坚甫,号心斋,宋代诗人,性情高洁,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陈师道在寺山游历时,他在这段时间内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对未来的规划,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登寺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晴山中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开头两句以“晴山堪著眼”引入,既呈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色,又暗示离别的情绪。诗人通过“别意不胜秋”表达了在秋天的萧瑟中,离别的情感愈发强烈。

接下来的“聊为五斗谋”则透露出生活的艰辛,虽然在山中小住三年,但依然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提出“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告诫自己要及时行动,不要拖延。这种积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在追求理想和事业时,时机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一句“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则展现出对自由与游历的向往,以及对往事的怀念。马致远的游历象征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诗人内心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总体而言,《登寺山》不仅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更是诗人心灵的写照,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山堪著眼: 描绘了晴朗的山色,吸引人的目光。
  2. 别意不胜秋: 在秋天的氛围中,离别的情感更显沉重。
  3. 小作三年别: 诗人提到自己在此地小住三年,经历了短暂的离别。
  4. 聊为五斗谋: 表达了生计的艰辛,生活的不易。
  5. 要须乘下泽: 提醒自己要抓住机会,及时出发。
  6. 不待到壶头: 不必等到水源的源头,及时行动更为重要。
  7. 预恐登临处: 担心即将到达的地方会引发对往事的思考。
  8. 长思马少游: 让人想起马致远的游历,寄托了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将人生比作登山,表达追求理想的艰辛。
  • 排比: 通过连续的短句增强情感的积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晴山: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2. : 代表离别与思念的季节,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基调。
  3. 五斗: 代表生活的现实与艰辛,暗示着对生计的关注。
  4. 马少游: 作为自由游历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马少游”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马致远
    • D. 白居易
  2. “别意不胜秋”中的“别意”指的是什么?

    • A. 离开的决心
    • B. 离别的情感
    • C. 学习的意愿
    • D. 旅行的计划
  3. 诗中提到的“要须乘下泽”意味着什么?

    • A. 要游山玩水
    • B. 要及时行动
    • C. 要等到秋天
    • D. 要到达山顶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登寺山》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但《登高》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登寺山》则更加注重于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诗词的美与技法》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登寺山》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词的解析技巧与美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