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园竹·浮云护月》
时间: 2025-01-19 21:27: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
好风襟袖先知。夜何其。
江南路绕重山,心知漫与前期。
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犹在纸。
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白话文翻译:
浮云在天空中环绕着明月,尚未照亮那红色的朱扉。
鼠儿在黑暗的墙壁上摇动,萤火虫穿透破窗,偷偷溜进书帏。
浓浓的秋意,我闲闲地伫立在庭院的树影里。
好风在襟袖中流动,仿佛早已知晓我的心情。夜晚是如此漫长。
江南的道路环绕重山,心中明白这一路走来是多么艰难。
可我却在灯下泪如雨下,肠断心伤,往日的书信仍留在纸上。
雁信已断,清冷的夜里梦也愈加稀少。
注释:
- 浮云护月:浮云围绕着明月,形容月色朦胧。
- 朱扉:红色的大门,象征着家或温暖的住所。
- 鼠摇暗壁:形容鼠在暗壁上活动,增添了夜的寂静与幽深。
- 萤度破窗:萤火虫穿过窗户,意在描绘夜的静谧与生机。
- 庭柯影里:庭院中的树影,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秋意。
- 奈向灯前堕泪:在灯下流泪,表达思念与伤感。
- 肠断萧娘:肠断指的是极度悲伤,萧娘可能是思念的人。
- 雁信绝:雁信指鸿雁传来的音信,绝则意味着音信断绝。
- 清宵梦又稀:清冷的夜晚做梦的机会变少,暗示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周邦彦在词作上追求细腻与典雅,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周邦彦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与社会环境的变迁。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失落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四园竹·浮云护月》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的“浮云护月”,既描绘了月光的柔和,又暗示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惆怅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鼠摇暗壁,萤度破窗”,更是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仿佛可以听见微小的声音,感受到内心的孤寂。
“秋意浓,闲伫立”一句,诗人通过静立庭前的姿态,表达了对秋天的深切感受。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正如“奈向灯前堕泪”所表现的那样,灯下的泪水流露出对旧日情感的追忆,令人心生共鸣。后面提到的“肠断萧娘”,更是将思念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限惋惜。
最后的“雁信绝,清宵梦又稀”,则将孤独与失落再次强调,空荡荡的夜晚,连梦境都显得稀少,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心中的孤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描绘浮云环绕的月亮,暗示一种温柔的孤独,同时也表达出一种未能完全到达的期望。
-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展现夜的静谧与生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秋天的浓厚气息使得诗人感到分外感慨,庭院的树影成为他思绪的寄托。
- 好风襟袖先知:风的轻柔如同知己,似乎在与他心灵沟通。
- 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灯下的泪水流露出对失去的悲痛,情感的强烈让人心痛。
- 雁信绝,清宵梦又稀:暗示着失去联系的无奈与孤单,梦境的稀少也反映出心灵的空虚。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如“浮云护月”形象而生动,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工整,如“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形成了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写,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感慨,揭示了人在面对现实和思念时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一种深切的生命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着变幻与不定,暗示生活中的无常。
- 明月: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理想。
- 鼠与萤火虫:动物意象,增添了生动的夜景,象征着生命的微小与脆弱。
- 灯:象征着希望与思念的焦点,灯下的泪水更显得孤独。
- 雁:象征着归属与失去的信件,传递着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浮云护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孤独
- B. 欢快与快乐
- C. 忧愁与愤怒
-
“奈向灯前堕泪”中的“灯”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期望与思念
- C. 生活的烦恼
-
诗中提到的“雁信绝”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与朋友重聚的喜悦
- B. 失去联系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周邦彦的词更加沉郁与细腻,而李清照则偏向于悲伤与流动的情感。两者都在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但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词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