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香近(歇指)》
时间: 2025-01-19 19:47: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荔枝香近(歇指)
作者: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测测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共剪西窗蜜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夏日黄昏。眼前的水面映照着零散的红花,微风轻轻吹来,带走了它们的芬芳。整日的轻寒让人感到丝丝凉意,窗帘底下飘来香雾。黄昏时,客人躺在枕上没有忧伤,窗外细雨轻轻敲打。看那两只燕子依偎在一起,刚刚孵出的雏鸟十分可爱。楼下的水面渐渐变绿,行舟的水域也开始显现生机。日复一日,心情随着帆船轻轻起伏。何时才能迎来朋友,门前的小窗下,朱色的笼子里传来鹦鹉的鸣叫?共剪西窗下的蜡烛,分享这宁静的时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荔枝香近:指荔枝的香气已经很近了,暗示夏日的气息。
- 测测:形容轻微的寒意。
- 细响:指细微的声音。
- 无憀:没有忧愁。
- 相依:互相依偎。
- 朱笼:红色的鸟笼。
- 蜜炬:蜜蜡制成的蜡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子和鹦鹉常象征着春夏的生机与爱情,黄昏客枕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写作婉约风格的词,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细腻和情感的深邃。
创作背景:
《荔枝香近》创作于周邦彦晚年,正值南宋初期,背景中承载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周邦彦的《荔枝香近》展现了一个清新而又静谧的夏日黄昏,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开篇的“照水残红零乱”描绘了水面上零散的红花,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接着,细腻的描写如“帘底吹香雾”,让人感受到一阵阵夏日的清香与温柔。诗的情感逐渐升华,“黄昏客枕无憀”的描写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在诗句“看两两相依燕新乳”中,燕子的依偎传达了一种温情的画面,仿佛映衬着诗人内心对美好关系的渴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动,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结尾的“共剪西窗蜜炬”,则引导读者走入一个温馨的场景,象征着温暖的友谊与生活的美好,给人以希望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水残红零乱:水面映照着残留的红花,传达了一种混乱而美丽的景象。
- 风唤去:微风将花瓣吹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尽日测测轻寒:整日感到微微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
- 帘底吹香雾:窗帘下飘来的香气,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黄昏客枕无憀:黄昏时客人无忧无虑,显示出一种宁静的状态。
- 细响当窗雨:窗外细雨滴落,增添了孤独与思念的氛围。
-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描绘燕子依偎,象征着爱与亲密。
-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水面渐绿,生机盎然,展现出自然的生动。
- 暮往朝来,心逐片帆轻举:日复一日,心情随帆船起伏,隐含对生活流转的感慨。
-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期待与友人的重聚,传递着思念。
- 共剪西窗蜜炬:一起分享温暖的时光,象征着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情之美。
- 拟人:自然景象有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细腻之美的感悟,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宁静而温馨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夏日的丰收与甜蜜。
- 燕子:象征爱情与温暖的家庭。
- 朱笼:象征友情与亲密的联系。
- 蜜炬:象征温暖的情感与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黄昏客枕无憀”中的“无憀”指的是什么?
A. 没有快乐
B. 没有忧愁
C. 没有朋友
D. 没有时间 -
诗中提到的“朱笼”通常用来养什么动物?
A. 鸟
B. 鱼
C. 狗
D. 猫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周邦彦与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周邦彦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人情的结合,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内心的苦涩与孤独。
- 周邦彦与柳永:柳永的词多表现离愁与思念,周邦彦则在此基础上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刻画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与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