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棹中流恨短篷,江山如旧恨无穷!邻船不识伤心事,打鼓鸣锣赛晚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水上漂泊时的无尽惆怅,船在水中行驶,心中却满是短暂无奈的悲伤。江山依旧,但心中的遗憾却无穷无尽。邻近的船只并不知道我心中的伤痛,反而在欢乐地打鼓鸣锣,迎接晚风的到来。
注释:
- 放棹:放下船桨,表示行船。
- 中流:在水流中央。
- 恨短篷:对短篷的怨恨,象征着生活的局限和无奈。
- 江山如旧:江河山川依然如故。
- 恨无穷:心中的怨恨、惆怅是无尽的。
- 邻船:指邻近的船只。
- 不识:不理解。
- 伤心事:心中所感到的忧伤。
- 打鼓鸣锣:指邻船的欢庆,制造热闹气氛。
- 赛晚风:迎接晚风,形容欢乐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常见于古代文人对江河湖海的吟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2年-1715年),字穆清,号青莲,清代诗人,是“清初四大家”之一,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在江上漂泊的生活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乡愁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行路难 其六十二》是钱澄之在清代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者以“放棹中流”开篇,生动描绘了他在江水中独自漂泊的孤独感。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江山如旧,但心中的遗憾却无穷无尽,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中“邻船不识伤心事”一句,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即使身处同一个环境,内心的感受却可能截然不同。邻船的欢声笑语与自己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
“打鼓鸣锣赛晚风”则突显了周围的热闹与自己的孤寂,带有一种反讽的意味。诗人在欢乐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孤单,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内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惆怅的意境,给读者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棹中流恨短篷:放下船桨在水流中,感到对短篷的怨恨,表达对生活局限的无奈。
- 江山如旧恨无穷:江山依旧如昔,但内心的怨恨无穷无尽,体现出对过往的留恋。
- 邻船不识伤心事:邻近的船只并不理解自己的悲伤,突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 打鼓鸣锣赛晚风:邻船欢庆的场景与自己的忧伤形成对比,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山如旧”与“恨无穷”,形成对比。
- 拟人:将江山赋予情感,表现诗人的感受。
- 意象:短篷、江山、邻船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情感和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江上漂泊的孤独和对过往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篷:象征生活的局限与无奈。
- 江山:代表稳定的环境,然而与内心的情感形成对比。
- 邻船:象征他人与自己的情感隔阂。
- 打鼓鸣锣:表现欢乐的氛围,反衬自身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放棹中流”指的是什么? A. 船在岸边
B. 船在水中行驶
C. 船停靠在港口 -
诗人对邻船的态度是? A. 羡慕
B. 不理解
C. 亲近 -
“江山如旧恨无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江山的赞美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行路难》: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体现了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钱澄之与李白的《行路难》在主题上都探讨了人生的艰辛与孤独,但李白的诗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精神,而钱澄之则更为细腻与内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钱澄之与清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