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耽句千篇在,老境忘言半偈无。
失喜因君还绝倒,但惊寒雀费隋珠。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我沉迷于写作,创作了千篇诗句;到了老年却不再言语,只剩下半句禅意。
失去快乐是因为你,我也因此而跌入绝境;但我惊讶于寒雀的鸣叫,让我想起了隋代的珍珠。
注释:
- 耽句:沉迷于写诗。
- 千篇:形容写作的数量极多。
- 老境:指老年的境地。
- 忘言:指不再说话。
- 半偈:半句诗或禅理。
- 失喜:失去快乐。
- 绝倒:陷入绝境。
- 寒雀:寒冷的雀鸟。
- 隋珠:隋朝时期的珍珠,象征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生活于宋代,生平不详,但据记载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表现人生哲理和情感变化。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诗人年老之际所作,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快乐以及写作的感慨。此时的他回顾年轻时的创作生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快乐的渴望。
诗歌鉴赏:
《姜特立寄诗编为赋四首》通过对比青年与老年生活的差异,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快乐的追求。开篇描述了年轻时的热情与创造力,诗人曾在诗句中如鱼得水,写下千篇佳作。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却感受到言语的苍白,仿佛在老境中失去了表达的能力。这种转变让人感到悲伤,也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失喜”的反思,揭示了因他人而生的情感波动,诗人因君的缘故而感到绝望,似乎快乐与否都与他人紧密相连。最后提到的“寒雀”和“隋珠”,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情感的隐喻,暗示着诗人在失去快乐之后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深刻而令人深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年耽句千篇在:描绘了年轻时沉迷于写作,创作了许多诗句的状态,表现出青春的活力和创作的热情。
- 老境忘言半偈无:进入老年后,诗人感到言语的无力,仅剩下半句禅理,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失喜因君还绝倒:失去快乐的原因在于他人,表明了人际关系对个人情绪的深远影响。
- 但惊寒雀费隋珠:最后提到寒雀的鸣叫,引发对珍贵事物的思考,暗示即使在困境中,仍有美好的感受。
修辞手法:
- 对照:年轻与老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情感的深度。
- 比喻:将“寒雀”与“隋珠”相提并论,暗示生活中的美好与珍贵。
- 隐喻:借助“半偈”表达禅理,展现诗人的内心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创作热情与老年时的失落,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快乐的渴求,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 少年:象征着活力与创造力。
- 老境: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奈。
- 寒雀:象征着孤独与凄凉,也可能暗指生活中的小快乐。
- 隋珠:象征着珍贵的事物,表现了对美好记忆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少年”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创造力
- C. 忧伤
- D. 无奈
-
诗人为何感到“失喜”?
- A. 因为年纪大
- B. 因为他人的影响
- C. 因为生活贫困
- D. 因为写作无趣
-
“寒雀”在诗中可以理解为:
- A. 孤独的象征
- B. 快乐的化身
- C. 生命的结束
-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韩元吉的作品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加强调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联系,而韩元吉则更多关注个人情感的变化。两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层面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