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船笛 其二 钓矶》

时间: 2025-01-17 10:39:02

一片碧粼粼,刚剩山根青石。

人去芦中晚饭,被鸶禽偷立。

垂杨不住扫浮萍,苔翠未曾积。

忘了叉虾莉笓,向滩头寻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片碧粼粼,刚剩山根青石。
人去芦中晚饭,被鸶禽偷立。
垂杨不住扫浮萍,苔翠未曾积。
忘了叉虾莉笓,向滩头寻得。

白话文翻译:

一片碧绿的水面,刚好显露出山脚下的青石。
人们已离去,芦苇丛中准备晚饭,却被鹭鸟偷看。
垂柳不停地扫动浮萍,青苔还未能积聚。
我忘记了用叉子捕虾,只能走到滩头去寻找。

注释:

  • 碧粼粼:形容水面清澈、波光粼粼的样子。
  • 刚剩山根青石:山脚下的青石刚刚露出水面。
  • 人去芦中晚饭:指人们已经离开,准备在芦苇中做晚饭。
  • 鸶禽:指的是鹭鸟,一种水鸟。
  • 垂杨:柳树,因其枝条垂下而得名。
  • 浮萍:一种生长在水面上的植物,随水漂浮。
  • 苔翠:青苔的颜色,表示青翠之意。
  • 叉虾莉笓:用叉子捕虾的工具,莉笓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长在水边。
  • 滩头:水边的沙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翔麟(1640-1714),字仲华,号雨田,清代诗人。他生于明末,长于清初,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龚翔麟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常常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钓船笛 其二 钓矶》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趋于稳定,诗人常常在水边钓鱼,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钓船笛 其二 钓矶》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碧粼粼”以色彩和动感勾勒出水面的清澈,给人以清新之感;同时“山根青石”则为场景增添了稳定的基础,展现出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人去芦中晚饭”,则描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显示出一种平淡的生活气息。

诗中“被鸶禽偷立”一语,通过鹭鸟的出现,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垂柳和浮萍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细腻与变化,使人感受到一种迟缓而悠闲的节奏。最后一句“忘了叉虾莉笓,向滩头寻得”,不仅展现了诗人捕虾的情景,也寓意着在自然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清新的自然风光和恬淡的生活情趣,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片碧粼粼:水面清澈,带有生动的光影。
  2. 刚剩山根青石:山脚的青石刚露出水面,给人一种安定感。
  3. 人去芦中晚饭:暗示人们的离去,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4. 被鸶禽偷立:鹭鸟的存在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5. 垂杨不住扫浮萍:柳枝轻拂浮萍,表现自然的柔和。
  6. 苔翠未曾积:青苔尚未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
  7. 忘了叉虾莉笓:表现诗人的专注与自然的沉醉。
  8. 向滩头寻得:寻求自然的馈赠,展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粼粼”形象地描绘水面。
  • 拟人:如“垂杨不住扫浮萍”,赋予柳树以动作。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日常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水:象征清澈与宁静。
  • 青石:代表坚固与稳定。
  • 芦苇:寓意生机和自然的恬淡。
  • 鹭鸟:象征灵动与自然的生命力。
  • 柳树:代表柔和与温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碧粼粼”形容的是哪个自然元素?

    • A. 山
    • B. 水
    • C. 天空
    • D. 土地
  2. “被鸶禽偷立”中的“鸶禽”指的是哪种鸟?

    • A. 鸭子
    • B. 鹭鸟
    • C. 麻雀
    • D. 鹰
  3.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 A. 人去芦中晚饭
    • B. 忘了叉虾莉笓
    • C. 垂杨不住扫浮萍
    • D. 向滩头寻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在宁静的氛围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春望》,描绘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王维的诗强调孤寂之美,而龚翔麟则更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活的统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这些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钓船笛 其二 钓矶》的诗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