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宴》
时间: 2025-01-04 06:2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后庭宴
作者: 冒广生 〔清代〕
山意催寒,云容做暝。
荒凉一幅江天景。
蘋洲渔唱寂无人,
凭谁唤取眠鸥醒。
可怜露重风多,
落尽梧桐疏影。
定应今夜,冷到鸬鹚顶。
待不赋悲秋,奈秋来信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寒意渐浓的山景和夜幕降临的天空,展现出一幅荒凉的江天景象。蘋洲上的渔歌在寂静中回荡,没人来唤醒沉睡的鸥鸟。可怜的是夜露沉重,风也多,梧桐树的影子已经稀疏。今晚的寒意定然会冷到鸬鹚的顶上。即使不想写悲秋之词,但秋天的到来却已近在咫尺。
注释:
- 山意催寒:山的形象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云容做暝:云的形态像是夜晚的到来。
- 荒凉:形容景色冷清、空旷。
- 蘋洲:指水边的草洲,常用于渔歌的场景。
- 鸬鹚:一种水鸟,常在水边栖息。
- 悲秋:表达对秋天的忧伤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冒广生,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冬交替时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后庭宴》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微妙关系。开篇以“山意催寒,云容做暝”引出季节的变化,描绘出一幅寒冷、苍茫的画面。诗中的“荒凉”二字,瞬间拉近了读者与孤寂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感。
“蘋洲渔唱寂无人,凭谁唤取眠鸥醒。”这一句更是将寂静与孤独推向高潮,渔歌的回响在空旷的水面上显得格外苍凉。而后面的“可怜露重风多,落尽梧桐疏影”则运用自然的景象来映射心境,露重、风多,带给人一种无尽的悲凉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的,尤其在最后两句“定应今夜,冷到鸬鹚顶”,更是将寒意与孤独感推向极致。诗人即使不愿意表达悲秋之情,但秋天的逼近让人无可避免地感受到这一切。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无奈与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意催寒:山的气息让人感到寒冷,加深了季节的感受。
- 云容做暝:云的形态暗示着夜幕的降临,营造了夜晚的氛围。
- 荒凉一幅江天景:描绘出一幅空旷、孤寂的江天景象。
- 蘋洲渔唱寂无人:水边的渔歌显得无比孤独,没有人回应。
- 凭谁唤取眠鸥醒:无人来唤醒沉睡的鸥鸟,表现出一种无奈。
- 可怜露重风多:夜露沉重,风也频繁,增加了寒冷的感觉。
- 落尽梧桐疏影:秋天已经来临,梧桐树的影子显得稀少,象征孤独。
- 定应今夜,冷到鸬鹚顶:今夜的寒冷必然影响到水鸟的栖息。
- 待不赋悲秋,奈秋来信紧:即使不想写悲伤的秋天,但秋天的到来却是不可避免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意催寒”,将山的意象与寒冷联系在一起。
- 拟人:如“云容做暝”,赋予云以情感,表现自然的变化。
- 对仗:整首诗严谨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孤独的感慨。秋天的到来,意味着生命的更替与离别,诗人试图在这一自然变化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却又无法抗拒秋天的悲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坚定与冷静,暗示季节的变化。
- 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江天:象征广阔而孤独的心境。
- 鸥鸟:象征孤独与无助。
- 露:象征寒冷与清冷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山意催寒”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
“蘋洲渔唱寂无人”中的“无人”指的是? A. 所有人
B. 没有人
C. 只有诗人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季节更替与孤独
C.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冒广生与李白的作品在季节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多表现豪情,而冒广生则偏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的感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